現在,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超540萬輛,而政府公布的正規停車位僅有276萬個。
其他數百萬輛車難道在天上飛著?當然不是。目前居民自發解決停車位不足的方法是違法停車,或者叫非正規停車。據今年9月市政府披露的數據,北京市非正規停車比例超過80%。停車的混亂無序,加劇了城市中心區的交通擁堵。
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在城市中心區盡量增加車位是一種思路,本來用于通行的城市道路兩側,都開始劃上了停車位。但當車位越來越成為一種緊俏資源,原本具有社會公共管理屬性的停車管理,簡單轉化為市場化收費行為,并隨之產生巨大利益。這種挖潛并沒有給政府開拓更多的財政來源,也無益于改進交通,相關利益群體卻挖空心思盤踞于此為自身牟利。公共資源,到底成了誰的奶酪?
擴容還是壓縮——
這是導向問題
位于北京市東二環建國門橋東南的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內部少量的免費車位無法滿足全部開車上班職工的停放需求,只能是先到先得。機關南墻外城市道路兩側一小時10元、第二小時15元的正規路側停車場常有一半以上的空位,而向北通往長富宮飯店的小路旁卻總是密密麻麻停滿了車,因為這里不收費也少有人管。
與北京市人大機關相鄰的是旅游大廈,在此工作的沈先生也把車停在小道上。他算了一筆賬,如果正規停車,一小時10元、第二小時15元,停10小時就是145元。每月上班停車的開銷就是3000多元,這個價格他承受不起。
今年以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副主任馬曙光一直在關注停車問題。在他看來,停車位存在缺口固然是事實,但實際上所有機動車也都停下了,關鍵是至少有一半的機動車是非正規停放,未納入管理,才導致了停車亂、道路運行不暢等諸多問題。
據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透露,今年以來在城六區新建車位就超過兩萬個。提供更多車位,就能改善停車秩序緩解擁堵嗎?豐臺區右安門街道在支線路邊劃出車位,本來是為了周邊居民能夠免費停車,結果還得投入人力日看夜防“黑收費員”;東城區車輦店胡同把唯一一塊停車場改成了四層立體停車場,結果不但收費漲價還長期虧損經營。
種種跡象表明,北京市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的思路正在從簡單“擴容”向引導“壓縮”轉變。記者留意到,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今年市政府相關議案辦理情況時首次明確提出,城市中心區路邊出行車位不應再繼續擴容,必須嚴格執行區域差別化的出行停車政策。也就是說,以后開車進城到中心區就應該是越來越難,這樣才能把開車出行的人盡量“擠”到公共交通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