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現場。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攝
一場大火,奪走120條生命。吉林德惠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特別重大火災發生后,慘重的傷亡刺痛了全社會的神經,同時也引發人們的追問:企業消防措施是否到位?現場逃生通道是否通暢?又該如何防范類似事故發生呢?
逃生通道被堵,暴露僥幸心理
據媒體報道,事故現場多名逃生者反映,火災突發時車間內的逃生通道被堵,以至于很多人失去了逃生的最佳機會。
一名逃生者說,火災發生非常突然,而且強度很大,車間工人的工位又非常密集,工人平常缺乏火災逃生技能和訓練,很難有序逃離現場。還有一名逃生者反映,跑到一個門后,發現大門緊閉,只好又折返回來。
“盡管很多企業都有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但經常被占用、鎖用,這容易導致火災事故發生時,不能及時有效地疏散群眾,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傷亡。”專家分析,一些企業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缺乏對消防安全的投入,總是認為“火災發生的概率小,不會那么不幸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僥幸心理的直接反映就是消防設施的不到位。據了解,很多企業的消防設施已經老舊、損壞,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一些企業根本沒有配備消防設施。
吉林省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認為,對于企業來說,要切實落實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所賦予的職責,按照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并定期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有關單位應定期檢查工作場所,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員工在安全的環境中從事生產。
專家強調,保證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暢通至關重要,務必做到“三個不”:不得在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上設置障礙物,不得占用、堵塞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得在工作、使用期間封閉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企業應防火于未“燃”
消防安全意識欠缺,員工缺乏起碼的逃生技能訓練,也是此次事故暴露出的薄弱一環。
據報道,在逃生的關鍵時刻,現場一片混亂,很多人的鞋都被擠掉了。逃生者反映,很多企業員工缺乏逃生技能訓練。
“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吉林省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提示,對于員工而言,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識,能及時發現和清除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同時在火災發生時,能夠熟練運用消防設施,進行逃生自救和他救。
專家提醒,在車間等工作場所,員工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格遵守消防安全的相關規定,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加工,堅決糾正違章違規行為。
記者采訪到一位從事多年消防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他介紹說,工作場所發生火災事故,一個重要原因是員工的不良行為習慣。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違章操作行為,經常會引發火災事故。比如,在易燃易爆的工作場所中違章動用明火,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或者未按規定采取防靜電措施等。
這位專業人士也指出,企業車間多存放機械設備或電器,有的還會有易燃易爆的材料。電器電路的老化、短路容易引起火災。因此,企業特別是勞動力密集的企業更需強化安全措施,防火于未“燃”。
無論是哪種消防舉措,要想真正落實到位,都離不開法制保障。“盡快修改完善安全生產法,落實安全責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建議,在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可以由獨立的調查機構查明原因,同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據了解,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消防工作考核辦法》,明確每年4月底前對各省級政府上一年度消防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實地考核,要求發生特別重大亡人火災責任事故直接認定為“不合格”。同時,考核結果將作為對各省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