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創下7062米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將從今年6月起投入實際應用,執行深海資源勘探、環境調查、底層生物研究等工作。
上海科技館科普大講壇24日圍繞“蛟龍號”開講。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研究員在演講中透露,今年6月“蛟龍號”投入應用后,計劃每年將有4至5個月左右的海上時間,主要將投入深海礦物資源的勘察,以及為開采進行準備工作。
他透露,“蛟龍號”將在東太平洋工作區域內,對選定的開發區進行土工力學參數測量和取樣,為集礦機設計提供必要的輸入參數,并開展海底沉積物劑量反應實驗,為采礦試驗做準備。同時,“蛟龍號”還將探查新的礦區,為下一步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批準中國提出的勘察合同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
“蛟龍號”第二個工作區域是西南印度洋硫化物礦區。中國將在該地區開展海底熱液活動、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等研究。
中國的載人深潛器未來還將在四個方面尋求突破。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設計室主任胡震介紹說,中國后續載人深潛器的目標,首先是向大洋最深的1.1萬米深度進軍;其次是使用更好更新的材料制作;第三是追求更大的下潛速度,以實現快速到達海底,又可以快速回到海面;第四是為“蛟龍號”船員提供更開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