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陳恒
制表:陳恒
2.
一線城市處于幸福感低谷
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幸福感的一面是人的生存狀態,另一面則是對社會價值的認知,或者說是一種心態。
究竟哪些因素影響了幸福感?哪些因素會拿走或增加幸福的砝碼?調查顯示,中國人增加幸福感的砝碼非常一致,如“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良好的人際關系”等;而最不增加幸福感的則是“幫助他人”。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曾說,中國人不是以個體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際之中的。“多少年過去,這種狀況沒有太大變化,家庭仍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和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何建新認為,這種特征反映在生活里是中國人表現出的非常矛盾的價值取向,“對待他人中國人顯得有些冷漠:不能扶老人,不愿募捐;但同時對親人和朋友又非常充滿溫情。”
“一些文明和教育程度更高的國家,選擇做義工,幫助他人是許多人一生都要從事的職業。在他們的觀念里,他人都是自己,關心他人就是關心自己。”何建新表示,每個社會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征,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中國人會慢慢通過全球化融合,逐步學習和補充這些元素,學會幫助他人。
雖然20個城市居民幸福感受具有明顯的區域特點,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自身健康和未來的風險持擔憂態度。從幸福感來源的評價來看,中國城市居民在財務及社會環境方面的幸福感偏低,說明中國城市居民有保障性依賴的傾向,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來自社會環境的變化。更有高達七成的被訪者認為贍養老人的資金開支較大,近八成被訪者認為目前子女教育的費用很高。
“正是由于對城市生活環境、個人發展預期、家庭財務收支等方面表現出更多焦慮,一線城市處于幸福感的低谷。”何建新分析,二、三、四線城市生活得相對更坦然,也與這些城市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有關,比如人們在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較低的通脹水平、相對合適的城市擁擠度等,都會讓人心生滿足感。“目前已經開始出現逃離一線城市的傾向,二、三、四線城市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城市居民在普遍享受著國家經濟增長帶來福祉上升的同時,也在普遍承受著社會發展與“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給自身的相對壓力。
3.
從個人感受到國家行動
“幸福是人類與生俱來思考的問題,所以關于幸福感的討論并不陌生。但是最近幾年開始不一樣,對幸福的研究開始從哲學層面落實到國家具體行動的層面。”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說。
曾經,GDP數字的高低,一直被視為衡量經濟績效和社會進步的唯一標準。但是,隨著GDP代表的社會經濟進步與個人的生活感受之間產生反差,人們開始反思,是不是GDP這一衡量標準出了問題?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2008年2月,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奇決定設立經濟績效與社會進步評估委員會,由國際三大知名經濟學家擔綱研究社會發展的衡量標準。最后出臺的報告從GDP標準的缺陷、生活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三方面,建議主要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調整GDP的算法,用“國民幸福總值”(GNH)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DP),糾正GDP社會發展的誤導。
類似的反思和行動國內也在進行中。去年開始,廣東、山東、河南等地相繼把提升人民幸福感寫入“十二五”規劃,納入干部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