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省新密市的調查發現,假藥、假煙酒、假墨水成為制假售假“重災區”。自2010年10月該市開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至今,80%以上的案件與這三類領域有關。
2011年6月23日,新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市心愛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青屏廣場醫藥超市進行檢查時,當場查獲49盒“金烏骨通膠囊”。經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此藥為假藥。案發后,據醫藥超市負責人蔡國義供述,這些藥是他從一不明來歷業務員手中以每盒8元價格購進的,銷售價為22元。
據新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在制售的假藥案件中,大部分是保健類或者不易致人死亡的輕微病癥類藥品。
食品和煙酒的制假售假利潤空間巨大。鄭州市無業人員潘斌伙同他人,在沒有取得“意大利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國)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生產包裝假冒“阿爾卑斯”系列棒棒糖395箱,涉案總值達8.8萬多元。2010年9月,新密市煙草局在鄭少高速新密西服務區查獲一輛面包車,車里裝有40箱散花牌香煙,價值5萬余元。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張建成說,我國《刑法》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罪起刑點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實踐中多用輕刑、緩刑甚至僅適用罰金,難以起到懲戒震懾作用。因此,制假售假者自稱他們所干的事“有販毒的利潤,無販毒的風險?!?/p>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