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質疑、標準之爭:誰來還公眾真實的PM2.5
數據打架:監測技術如何規范?
根據環境保護部部署,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等項目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時間緊迫,但爭議并未停歇。如何科學監測我國城市PM2.5,依然是焦點。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說,從治理空氣污染的角度來說,新標準的實施確實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要在相對緊迫的時間內,在全國范圍完成點位調整、設備購置、人員培訓、信息發布等相關能力建設,是新標準實施過程中首先要面對的難題。”
初步估算,全國388個地級以上城市在PM2.5監測設備上的總投入需20多億元,但據記者了解,國家尚未出臺相應的監測技術規范。
不僅監測設備選取有爭議,監測方法選取也顯得頗為糾結。目前PM2.5的自動監測,國際常用方法為稱重法、β射線法和光散射法。儀器不同、方法不同都可造成數據上的差異,即使一種儀器,廠家不同,也會形成差異。
“不同設備,不同方法,差異確實存在。”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蔣大和分析,PM2.5吸濕性較強,如果空氣濕度增大,顆粒吸水后變重,用稱重法監測,就可能造成數據失真。
伏晴艷說,PM2.5監測是“世界性的難題”,“重要的是確保在同一地區采用相對統一的方法,不要因為使用不同方法人為造成數據差,這樣監測就失去意義。”
據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在組織對PM2.5監測設備進行比對試驗,指導全國做好PM2.5監測設備選型工作。另外,環境保護部也正在積極建立我國自己的監測設備適應性檢測體系。
“一個科學的評價標準,就是要不斷貼近人民的感受。”專家認為,開展PM2.5攻堅戰,就必須先解決PM2.5監測數據的“打架”問題,國內監測設備采購標準出臺須盡快盡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