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漲
張車偉:公務員工資,現在主要是規范的問題,漲工資好像有點太刺激了,不是很合適。現在一線工人的工資水平也不是很高,他們漲工資的呼聲更高。畢竟有的公務員拿的工資并不低,盡管有的公務員工資比較少,主要也是由于各地的津補貼差別比較大造成的。
兩難選擇
劉旭濤:
這屆政府在是否漲工資上面臨兩難選擇。如果不漲工資,物價上漲,公務員肯定不樂意;如果漲工資,老百姓又會說政府不親民了,畢竟老百姓的溫飽問題還沒完全解決。這是一件兩難的、很糾結的事。這個社會對政府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低收入人群還比較多,貧富差距依然很大,所以,政府在給公務員漲工資時還是很謹慎的。
公務員工資誰來定?
全國人大
劉旭濤:按道理,應該是老百姓來決定公務員的工資,但老百姓是個體,所以能不能考慮放到全國人大來確定。如果交給全國人大,它會合理地考慮公務員的薪酬到底是多少。實際上,公務員工資交給外部來決定,反而自己很輕松,總比現在藏著掖著要好。不漲吧,公務員苦哈哈地拿著基本工資;漲吧,老百姓說你拿著納稅人的錢給自己漲工資。于是,不敢漲就成了暗箱操作,暗地里漲,老百姓知道以后更有意見。所以,像工資這種事情,交給立法機關比較好。
人社部
張車偉:從現在的分工來講,肯定是人社部,公務員還有專業技術人員都歸他們管。目前我國的公務員工資主要不是市場來調整的,是根據國家的發展水平來定的。其他國家公共部門的工資水平一般都是參照市場部門來定的。所以,應該有一個聯席機制,比如現在市場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如果公務員工資高出這個水平特別多,調整的合理性也就不大。
綜合機制
胡仙芝:公務員工資的水平及其具體標準,應該有一個綜合的、體現民意的科學決策機制。除實行工資調查制度,使公務員工資體現市場工資基本水平之外,還需要有體現民意的決策程序及其機制。因為公務員工資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是國家的財政收入,從監督的意義上,公民代表和納稅人代表應有一定的發言權。因此,在決策的體制中,不僅要有公務員的代表,更需要有納稅人和公民代表。應該創新和發展這個民主決策機制,或者讓人大進行代表決策,或者在專業機構通過一定的程序來達成,有必要時也可以引進聽證程序。
公務員可否實施績效工資?
胡仙芝:我覺得很難,全面推行“有害”。因為公務員的工作績效不好評估,很難量化,不能像企業一樣,完全按照做多少事得多少工資的方法來簡單確定公務員工資。如果多勞多得,有些崗位是難以監督控制的,而且會有悖初衷,有害公平。比如交警罰款,不能用數字來刺激他,否則老百姓就會遭殃;公檢法的工作也是如此,并非案件越多越好,相反,案件越多說明管理越差。畢竟公務員所在的部門不是單純追求效率的部門,而是維持正義、公平、秩序的部門,而這些是很難用績效來考量、用數字來量化的,所以公務員工資不能一概推行以績效定工資的辦法。
張車偉:公務員的工資還是和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有一定區別的。什么叫做績效?比如一個市長,如果GDP上去了,那么績效就很好,是不是就意味著該拿天價的工資?如果這樣,溫總理是不是應該拿上億元的工資?在我看來,公務員主要是為國家提供公共服務的,按傳統意義的績效評估,目前看有困難。
李輝:績效工資就是說需要評出個一二三等,公務員每年都有考核,年度考核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我們每年考核沒有不稱職的,如果誰被評為不稱職他肯定不愿意,一般領導都不會得罪人。所以,績效工資就是政績和工資掛鉤,真正推行起來很難。上面的要求是很好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但是落實起來很難。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