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有墓園“傍名人”想做參觀點,你會去逛嗎?清明節前,崇明一墓園打造崇明歷史名人雕塑群,并增加綠化率,希望墓園能成為青少年教育基地。記者調查發現,青浦福壽園早在2000年就開始打造人文紀念公園,集中800多個知名人士藝術雕塑墓;奉賢的濱海古園、海灣寢園都在努力,成為人文紀念地。
法國拉雪茲、俄羅斯新圣女、美國林茵公園都被列為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必去游覽地,人們能在這些特殊的景點追尋名人的足跡,思考生命。上海的公墓能否成為下一個“新圣女”?業內人士表示,上海的公墓人文資源還差一口氣,國外著名紀念公墓已經積累了500多年的名人歷史,目前上海公墓只有二三十年,而最難逾越的瓶頸則是觀念。
[墓園想法]“傍名人”增添人文氣息
崇明的“瀛新園”從前年開始“傍名人”——與倭寇進行英勇巷戰的唐一岑;著名外交家、清末駐歐洲五國公使李鳳苞;近代提倡“女權”的著名女詩人、女校長施淑儀;我國第一位遠洋輪船長陳干青等。此外,還有去年在撲救寶山一起大火中犧牲的崇明籍消防員陸晨的雕塑……
今年清明前,已有7位崇明歷史名人雕塑在墓園落成,墓園最終計劃建造15個崇明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目前又有兩個名人雕塑的建造獲得了其后人的同意,準備開建。“我們的初衷是想讓墓園有一些特色,特別是歷史文化方面的特色,而不僅僅是一個安葬去世的人的墓地。”崇明瀛新園副總經理吳偉敏介紹說,通過在園內豎立一批當地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塑,打造成為一個青少年教育基地,尤其是讓崇明當地的青少年了解崇明歷史文化,讓名人故事昭示后人。除此以外,墓園方面也在增加綠化率,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池中蓮花、假山飛瀑、廣場噴泉應接不暇,讓墓園看上去宛若一座公園。
除了瀛新園以外,青浦的福壽園、奉賢的濱海古園、海灣寢園都在努力,爭取成為一個人文的紀念地。
“名人”最多的是在青浦福壽園,800多位名人入園,這些名人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有陳丕顯、魏文伯、韓哲一、曹荻秋、陳國棟、汪道涵等原華東局和上海市的老領導,有蔡元培、張元濟、章士釗、陳望道、范長江、豐子愷、沈尹默、曹聚仁、謝希德、彭加木、賀綠汀、上官云珠、尹桂芳、孫大雨等社會才俊名流。
清明掃墓季,很多到青浦福壽園掃墓的市民在墓園里走走會發現,喬冠華的藝術墓,豪放中盡顯自信風度;阮玲玉的藝術墓,用漢白玉雕寓示清白人生;謝晉的藝術雕塑低首沉思,仿佛智慧的大腦在構思新的創作……藝術雕塑,將無聲的墓碑轉變為故事的表達。
從2000年開始,青浦福壽園就將墓園建成公園,4年后,被民政部命名為中國第一個“人文紀念公園”。現在,福壽園已形成能綜合體現上海近現代歷史文脈的獨特園區。五年前,墓園還創建了全國首家人文紀念博物館,入住福壽園的眾多名人精英的生平資料和實物史料在這里得以展出。
同樣,在奉賢的濱海古園,到了清明季,名人藝術墓前就會被鮮花簇擁。海灣寢園也擁有各自的人文資源和獨特景觀。
[各方觀點]墓地變游覽地并非易事
吳偉敏介紹,名人雕塑落成時,墓園方通過各種渠道邀請、組織過崇明當地學校的師生以及市區街道的居民來參觀,墓園甚至提供市區來的居民免費乘坐大巴以及一頓午餐,還有導游講解。但是活動過后,主動聯系參觀的學校、居委會并不多。
“在傳統觀念里,園墓歷來是逝者家屬瞻仰的地方,是去了令人傷心的地方,若不是去憑吊親人好友,恐怕鮮有人會特地去墓園走一走。”對于墓園的升級,不少人在掃墓時能夠感覺到變化,但是若要把墓園當做游覽地,甚至當景點去參觀,更多人無法接受。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他們都表示,去墓地心里總覺得會陰森森的。
也正因如此,上海某墓園曾一度醞釀升級成4A級旅游景區,卻幾次遇到阻力。讓人們望而卻步的最主要因素還是傳統觀念。曾經在多個墓園策劃過歷史文化展示內容的業內人士表示:“在傳統觀念中,墓園就是憑吊逝去的親朋好友的地方,只有人們的觀念改變了,墓園才能成為公園,成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而另一層阻力來自逝者家屬,“原本肅穆的祭奠場所成為游玩休閑的公園,會破壞先人的寧靜。”一邊是游園的喧鬧,一邊是莊嚴、肅穆的碑林,很多人認為,公墓、陵園應該保持安靜、嚴肅的氛圍。
上海市殯葬行業協會會長王宏階坦言,目前對于墓園“借位”,并沒有統一的準入門檻。不過,墓園和公園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包括魯迅公園、光啟公園等公園更偏重于休閑娛樂,而升級中的墓園應更人文化。目前在上海的40多家公墓中,并非所有公墓都具備條件轉變為公園,“我們提倡有條件的公墓可以進行探索,但必須以節約土地為前提。”
業內人士認為,并不是受托代管逝者的墓地就有權利決定墓地被參觀。這當中既包含文化內涵,又有法律關聯,一旦“墓園變公園”在殯葬行業中蔓延開來,會引發很多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多做些研究,考慮得更周全。
上海公墓VS國外公墓
[服務完善性]許多國外的墓地旅游能夠逐漸興盛,得益于旅游設施和服務的完善。一些墓地為游客提供免費地圖,安排“坐電瓶車”、“騎自行車”、“提燈籠”等特殊的游覽方式,還播放室外電影,舉辦講座、音樂會等。例如,在亞特蘭大的奧克蘭墓地,游客不僅可以拜訪內戰時期的士兵以及民權運動人士的墓地,還可以慶祝萬圣節等傳統節日。修建于1838年的布魯克林綠蔭墓地是美國旅游服務最完善的墓地之一。在這里,工作人員會免費為游客提供一張標注名人墓穴地點的大地圖,安排由講解員帶領的游覽線路。墓地旁設有書店,并不時舉辦講座。
[歷史差距性]在法國拉雪茲公墓里,聚集了法國一兩百年的名人,而俄羅斯的新圣女公墓名人的足跡更是長達500多年。而上海目前只有二三十年,名人墓和人文紀念博物院內的史物能折射上海的近現代歷史文脈,但很難再追溯到更遠的歷史。
“我去美國的時候,就專程去了阿靈頓國家公墓參觀,那里開闊漂亮,完全像個公園,參觀的時候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崇敬感。”市民王小姐認為,墓地的確要多一些歷史人文情懷。法國拉雪茲、俄羅斯新圣女、美國林茵公園都被列為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景點,人們能在這思考生命。
[看法迥異感]在西方的一些國家,公墓已成為平時市民散步的好地方,甚至被視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而中國人的傳統認識,對死亡抱有恐懼感,會害怕死去的人。但死亡是生命歷程的一部分,和出生、戀愛、結婚一樣,是延續生命的人生環節,緬懷先人可以促使人們更珍愛生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墓地非但不是恐怖之地,而應是我們和先人建立精神聯系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