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上看到神舟九號返回艙清晰的著陸畫面,在上海各辦公樓宇里輕松點擊電子閱報欄,這些似乎很難與傳統輕工業產生關聯,但在上海卻是真實存在的轉型故事。幾年前還叫“輕工裝備”的上海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如今正是神舟六、七、八、九號飛船著陸場搜救指揮通信保障系統的技術提供者,今年起還代表中國參與編寫全球新一代高清電視的國際標準,成為產業的“領頭羊”。
上海數字產業集團是浦東新區的國有企業,原名上海輕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在計劃經濟時代,主要產銷輕工機械、鋁材、壓力容器和鎖具等,高峰時員工逾8000人。隨著上海產業結構的調整,進入新世紀,公司開始戰略收縮,至2007年基本從傳統制造業退出。那段時間,輕工裝備主業缺失,僅靠租賃收入維持,還一度在上海聯交所被掛牌出讓。
這樣一家差點被兼并重組的老牌國企,短短幾年時間卻脫胎換骨,靠的是什么?上海數字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洪剛說,與高校聯手,打通“產學研政”的各種壁壘,發揮協同創新效應,是他們能夠重獲新生,再次掌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2007年10月,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對企業班子作了調整,確立“將資產轉化為資本,向高科技產業投資公司轉型”的目標。在反復比選后,公司最終確定與上海交大合作,投資重組交大旗下的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進軍數字電視產業。
與上海交大的聯手,讓數字產業集團擁有了足以與國內外競爭對手抗衡的核心技術與產品。上海高清本身就是中國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和配套標準、直播衛星數字電視相關標準的核心研制及起草企業,其科研成果曾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去年,上海高清與上海交大共同起草研制的我國地面數字電視(DTMB)標準,被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通信局正式接納為國際標準,成為該領域繼美國、歐洲、日本之后的第四個國際標準。它解決了高速移動下的電視信號傳輸這一世界難題,對開發車載電視、手持電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東芝、夏普、索尼、松下、日立、長虹、創維等品牌已先后采用上海高清研發的核心芯片。數字產業集團推動協助上海高清梳理了業務板塊,提升其在與市場對接的產品規劃能力。不到2年,將一個以技術研究及項目開發為主的科研單位發展為龍頭企業,今年前8個月,上海高清數字電視芯片出貨量已超過500萬片,在地面和衛星數字電視芯片的市場份額名列前茅。
依靠高校科研實力,數字產業集團的產品得以不斷創新,始終走在國際前列。由上海高清牽頭組建的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該領域中唯一的國家級研究中心,正開發下一代數字電視的創新技術。
實習編輯:范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