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宋城非遺文化展示一條街上的踢花毽表演 (王倩 攝) |
撲蝴蝶表演 (王倩 攝) |
老藝人們正在表演滿洲八角鼓技藝 (王倩 攝) |
山東省青州市政府每年撥出經費200萬元,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上街頭為游客免費表演和傳授技藝,使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得到很好地保護和傳承。
從去年5月份開始,位于青州宋城中500米長的一條古街,已經成為該市集中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演臺。滿族八角鼓、青州花毽、青州挫琴、青州府泥塑等2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以及80多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這里每天為游客免費表演,并傳授各種技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走上街頭進行宣傳展演,旨在傳承青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瀕危的非遺項目,不但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而且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覺地去傳承保護這些祖輩留下來的珍貴禮物。”青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主任趙世華說。
滿族八角鼓展臺前,幾名身穿滿族服裝的老藝人手里拿著八角鼓邊表演邊演唱,聲音非常悅耳動聽。據了解,八角鼓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是滿族的傳統說唱藝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一名在表演的老藝人說:“八角鼓始于清代,屬宮廷文化,它不僅是一件樂器,也是一個曲種。現在會的人已經不多了,我們希望能教會越來越多的人,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山東快書展臺前,71歲的老藝人李藝正在給游客表演山東快書《水滸傳》,幽默風趣的語言不時逗得眾人哈哈大笑。從13歲開始,李藝就開始學習說山東快書,近年來,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聽聽,很少有年輕人聽山東快書了,民間說快書的人也越來越少。
“來非遺文化展示一條街快半年了,收了不少徒弟了,但要說好的話還得兩三年的時間。”李藝說。
61歲的青州市民楊明懷老人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喜歡聽山東快書,這次有機會能夠免費向老藝人學習這門藝術,自己也是非常高興。
宋城總投資7億元,建設面積11萬平方米,全部中式宋代建筑風格。青州市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模式,推行“活態傳承”,將非遺保護與宋城旅游開發相結合,把20多項非遺文化的展演放在宋城,由宋城提供展演場所和設施。
自非遺活動展演落戶宋城以來,已先后演出600多場,吸引游客5萬多人,帶動宋城新開設各類文化店鋪60個,進一步使宋城成為了集古玩字畫、商業貿易、文化娛樂、特色旅游于一體的不夜城和文化產業發展基地。
這一舉措對非遺項目傳承保護的作用也成效顯著。自展演以來,挫琴、八角鼓等非遺文化項目已新接納了120多名傳承人。
青州歷史悠久,一些老技藝流傳很多。目前,青州花毽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撂棒槌、青州挫琴、滿族八角鼓、青州石砌房營造技藝等5項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另外,還有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9項。(記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