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已在全市范圍內發現了《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中沒有記載的新泉水95處,另有11處在冊名泉不見了蹤影。”濟南市名泉保護技術處處長田曉東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濟南名泉普查已完成全部工作的大半,預計實地普查工作將在8月中旬結束。
名泉是濟南最大的城市品牌。2005年,濟南市頒布《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對645處名泉以法規的形式予以保護。據介紹,在冊的645處名泉分布在除 濟陽和商河外的濟南8個區市,歷下區、歷城區和章丘市擁有名泉在100處以上。濟南名泉已進入國家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名錄。
6月25日,為摸清家底,濟南市名泉保護辦公室、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泉普查活動。據悉,除對列入《濟南市名泉保護條 例》的645處泉水進行再次確認之外,還將積極發現新增泉水,對長年不斷流、有歷史價值和景觀性的泉水全部登記造冊,給它們上“戶口”。
新發現的泉水最有代表性的是位于歷城區柳埠鎮梯子山的飲馬泉,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普查隊員在當地群眾的帶領下,冒著炎熱高溫,爬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山,才找到它。這眼泉水近4平方米,仍有泉水滲出。
為何一下子冒出這么多新泉水?田曉東解釋說:“這說明濟南市在泉水涵養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市民的名泉保護意識在不斷增強。也是我們在普查中,動員社會力量,發動市民,用網格化搜尋的方式每一條街道和每一個村莊逐一排查的結果。”
日前,在濟南市名泉辦,記者親眼見證了濟南市民的深愛情結。臨近中午,自小在歷下區曲水亭街長大的黃淡寧,午飯顧不上吃,自己打車到名泉辦,幫助老街坊張阿姨報告在曲水亭街15號院內有一眼泉水,請普查人員前去落實。
已查證消失的11處名泉,有代表性的是明府城小王府池附近的太乙泉。據悉,消失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大規模的舊城(村)改造中被填埋;二是由于森林植被 的被破壞。濟南名泉普查結果將分別上報市人大常委會和名泉委。新增的95處泉水,是否納入名泉冊,需要經過專家論證和市人大常委會批準。
田曉東介紹,此次普查首次引入數字化信息采集,在傳統普查內容的基礎上,新增名泉地理信息、導航信息等內容,計劃建立全市泉水地理信息數據庫,并繪制“泉水游覽圖”。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