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系列報道之三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百姓福祉、關乎沈北未來的長遠大計。生態文明是沈北新區的立區之本、發展之源。”11月21日,沈北新區主要領導表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今后五年,新區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生態立區,以生態文明推動新區綠色發展,使新區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要切實抓好環境生態,加快建設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的“第三代城市”,探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的長效機制,著力打造“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生態田園新都市”;大力推進產業生態,建立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節約增長方式,促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積極構建生態文化,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勵和引導新區群眾自覺參與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形成建設生態文明的合力,為全區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實現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沈北有與生俱來的美,如今,她出落得更加秀美動人,在蒲河生態廊道、遼河七星濕地、薰衣草花海的裝點下,沈北那片色彩斑斕的土地,已成為人們向往的“生態田園新都市”。
“六橫五縱五區”,布局生態空間。沈北新區按照“六橫五縱五區”的生態空間規劃布局,高標準做好“山”、“水”、“園”、“林”、“路”五篇文章,重點實施了引遼入蒲、蒲河文化綠岸、七星山生態修復、遼河濕地等一系列生態工程建設。堅持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在已晉升為國家生態區的基礎上,沈北新區又向新的目標邁進,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目前已完成了《沈北新區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城市環境衛生的“網格化”管理和農村環境衛生的“城市式”管理。現在,沈北新區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0%,大氣優良天數達到328天,污水處理率達到98%,“綠色沈北”已經成為沈北新區最亮麗的名片。
實施綠色增長,走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是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沈北新區大力倡導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著力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努力促進經濟實現“綠色增長”。新區以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核心,編制完善了《沈北新區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遼寧中稻、大陸激光等企業為試點,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動、民營經濟參與、市場機制為導向的循環經濟發展新機制;努力通過企業機制、技術、管理“三創新”和源頭、過程、末端“三控制”,推進清潔生產,促進節能減排。同時,“開源”與“節流”并重,充分挖掘土地潛力,向空間、向管理、向存量要土地,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沈北新區走上了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綠色發展之路。
建設蒲河廊道,彰顯蒲河生態效應。2010年,沈陽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做出了整治蒲河生態環境、建設蒲河生態廊道的重大戰略部署,沈北新區成為這項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目前,沈北新區已累計投入45億元,高標準完成了蒲河沈北段的全域治理,形成水面5平方公里,新增綠化15平方公里。在蒲河生態廊道建設的強力拉動下,蒲河的水利、生態、經濟和社會等綜合效益全面顯現。如今,這一區域的人口規模已占全區的70%以上,經濟總量已占全區的80%以上,重大項目已占全區的90%以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沈北新區上下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過程中認識到,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體現出我們黨對制約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與關鍵問題的深刻認識;有利于打造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高的發展方式;有利于構筑統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的制度體系;有利于營造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的文化氛圍;有利于形成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進一步改善民生的社會保障。
為全面貫徹十八大精神,沈北新區進一步完善了《沈北新區“二次飛躍”規劃綱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到2015年,要全面完成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任務,各項基本條件和考核指標均達到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考核標準,并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力爭成為全省乃至東北地區第一個生態文明示范區,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高度融合,實現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安全發展、持續發展,將新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建立區委、政府齊抓共管,人大、政協監督推動的領導體制,實行任務目標責任落實、制度考核督辦到位、重點工程資金保障、建設任務部門共擔、廣泛動員社會參與、發動群眾共建共享的建設工作機制。建立城鄉環境監管體制,在各街道辦事處組建環保所,進一步延伸環境監管觸角,實現環境監管全覆蓋;建立健全污染物總量減排獎懲機制,按照多減排多獎勵的原則,設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進一步完善《沈北新區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
嚴格環境準入,建立生態發展長效機制。今后五年,沈北新區將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生態發展評價的重要依據,嚴把產業準入門檻,加大污染防治和環保力度,建立生態發展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環境準入和清潔發展機制;實現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數字化”;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城市化”。
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生態水系建設。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建立完善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多元投入、社會參與的水系生態建設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強化考核監督,全面開展生態水系修復工程建設,推動全區水系生態建設順利開展。
創新蒲河生態廊道現代環境監管機制。充分利用蒲河廊道管理調度中心現有資源,依靠現代化信息平臺,采用現代自動監測設備,實行蒲河全流域水質自動監測;實施長河、左小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讓長河、左小河成為集景觀、休閑、凈化功能于一體的人工濕地;完善節水工程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水田渠道襯砌、旱田發展噴灌和滴灌等現代技術,加大工業企業節水設備和技術投入,到2015年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
藍天、碧水、青山……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個更加美麗的沈北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沈北新區區委宣傳部策劃
撰稿 趙國清 攝影 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