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長春,2013年5月19日 為救千里之外陌生人吉林“捐髓義士”兩年內兩捐骨髓王源祥在校外創業開了一家中醫按摩院,這里也是他時常免費為同學們緩解運動損傷的場所(5月9日攝)。日前,吉林體育學院學生王源祥為救廣州市一名白血病患者,完成了兩年內的第二次捐髓。人一生中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本已罕見,而兩年內兩度為千里之外的一位素不相識的病人義務捐獻骨髓,更是罕見中的罕見。 “這事發生的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工作人員評價,這樣的事情在全國只發生過約20次。王源祥則表示:“我的中國夢是要把好事做到底。” 今年24歲的王源祥在一次獻血過程中發現了招募中華骨髓庫志愿者的海報,他很快就填了表格,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并于2011年9月為一名從未謀面的來自廣州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第一次捐髓后,不知情的老師、同學一度對他突然萎靡的狀態感到費解。但一封寫給王源祥的感謝信解釋了一切:“親愛的弟弟您好,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您。因為從今天起,我愛人的身體里已經流淌著您捐獻給他的干細胞,正在源源不斷地產生著新的血液,幫助他重建新的免疫系統,幫助他重新獲得新的生命……” 2013年初,由于受捐人的病情出現反復,所以第二次捐髓的風險和責任又擺在他面前。王源祥不顧身邊人“做好事適可而止”的勸說,于2013年5月6日做了第二次捐獻,他也因此被贊為“捐髓義士”。 “如果我這次不捐獻,那么我的第一次捐獻將沒有任何意義,況且受捐者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自己的身體可以慢慢恢復,但那個人、那個家庭卻是一刻也等不起了,”王源祥說,“受捐者的女兒今年才6歲,他說作為一個父親,看到女兒出嫁是最大的夢想,在助他實現夢想的同時我也在踐行自己的夢想。” 新華社記者王昊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