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數月的籌備,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今日終于迎來掛牌。日前,國務院印發上海自貿區的總體方案規定了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制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當然總體方案有待上海市出臺的細則具體落實。專家分析,自貿區旨在通過開放促進國內改革,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擴大服務領域開放,外資在自貿區的空間更大;金融改革有助于國內市場一體化,但需防范資本轉移和套利風險;而稅收優惠不是自貿區的改革重點,力度低于預期。
開放促改革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方案明確,在自貿區內堅持先行先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使試驗區成為我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設立上海自貿區的意義不亞于當年中國在深圳設立特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階段,通過試驗區的方式尋求制度上的創新,試驗一些大尺度的開放,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往前推一步。她認為,上海自貿區重點是以開放促改革,推動國內的改革,其次進一步開放市場。
“上海自貿區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在于‘上海制度’和‘上海機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更看重上海自貿區對全國改革和國內經濟轉型的作用。自貿區的很多制度創新肯定會在兩三年內逐漸向全國輻射和推開。
他說,“自貿區這么大一個動作選擇在長三角思維領頭羊上海來做,這表明了我們改革開放的決心。而且自貿區的這些改革和和創新是中國必須做的,也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日前表示,上海自貿區對中國的意義關鍵是兩點:第一,是中國尋求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道路,特別是服務貿易領域和投資領域要進一步對外開放。第二,中國未來的改革不是尋求地方的政策突破,而是尋求能夠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海調研時提出,要把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作為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開放先行先試的一個重要平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將通過監管模式的創新,大幅度提升貨物貿易便利化,通過先行先試和金融創新來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的開放,通過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擴大服務業開放,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