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走秀網日前陷入涉假泥潭:有消費者稱從網站上購買的商品經鑒定后為假貨,走秀網發布聲明稱:“全場商品100%正品保證。”
目前此事真偽尚未確定,但該案例凸顯了當前國內奢侈品電商行業存在的諸多不足和亂象:貨源渠道魚龍混雜、正牌代理商和奢侈品電商暗中較勁、國內缺乏鑒定機構、維權費用高等,消費者往往花了上萬元也難以證明自己買的就是正牌貨。
奢侈品電商屢遭質疑
近日,有消費者自稱從走秀網上購買的一雙品牌女鞋,僅穿一周便出現質量問題,在輾轉向生產商郵件求證后,被告知該產品是仿造的。
該消費者的遭遇并非孤例。網名為“牽牛花媽媽”的北京網友對記者說:“曾在走秀網買過一個3600元的寶緹嘉錢包,之后去百貨公司對比發現,兩者皮質明顯不同,網購的錢包皮上甚至還有毛邊。”
上海的施女士也告訴記者:“2個月前在走秀網買過一條1300多元的皮帶,打開后發現吊牌上粘著其他紙張,把原本關于這個商品的信息屏蔽掉了。”
針對接連出現的涉假事件,走秀網首席戰略官黃勁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訂單量多的時候會遇到此類投訴,但我們有正規的供貨渠道,每一批次都會進行檢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一位離職的走秀網員工向記者透露:“公司主觀意識上肯定不會自砸招牌,但是除了一線奢侈品大牌的買手會遠赴海外采購,部分二、三線品牌會取自國內市場。因為耗時耗力,成本太高,公司一般不會對每一件產品驗明真偽;另外,員工也認不齊所有品牌,更不用說靠眼力和手感鑒別,大多是檢查一下有沒有刮痕、掉線、褪色等。”
除走秀網外,近年來還有多家網站深陷售假風波。如2011年“父親節”時,當當網舉行天梭表促銷活動,結果天梭中國官方微博稱:“天梭并未授權任何網絡商城售賣天梭腕表。”這一反駁引起人們對當當網貨品質量的疑惑,但當當網回應:“沒得到授權也是真貨。”
另外,全球知名奢侈品牌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此前公開表示:“80%在互聯網上以愛馬仕之名售賣的商品都是假貨。”此言一出,立即引發國內網民對眾多奢侈品電商網站上所售愛馬仕產品的貨源存疑。
渠道“魚龍混雜”難防控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延來律師表示,奢侈品電商網站出現假貨,問題根源很有可能出現在進貨渠道上。據了解,很多奢侈品品牌為了維護其品牌的高端形象和用戶體驗,對其產品的線上銷售持比較保守的排斥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奢侈品電商可能會通過奢侈品代購、加工工廠直接拿貨等渠道獲得低價的產品,這些渠道中很有可能出現高仿或剪標等形式的假貨。
“買手海外批量購買的方式最常見,賺取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利。”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密密麻麻的產品金額會列在一張發票上,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就不會擁有單獨由品牌廠商出具的發票,而是奢侈品電商提供的發貨單。”
記者向走秀網客服詢問一款商品編號50001127、價值19899元浪琴Evidenza典藏系列全自動機械男表時就被告知:“由于是海外發貨,沒有發票。”
優e網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想要與一線品牌達成合作非常難,部分二、三線品牌由于在中國還沒有銷售網點,把與電商合作作為“試金石”,倘若市場接受度高,即可從線上轉至線下。從這一角度看,雙方目前的合作不免是在互相“搭臺唱戲”。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指出,奢侈品電商屢屢發生狀況,除了其本身存有管理漏洞外,還因為線上低價銷售蠶食了線下市場,遭“正規軍”發難,引發利益博弈。但無論是哪種原因,最受傷害的都是國內消費者。
驗證無門何時休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對記者說:“目前,我國從事奢侈品驗證機構非常少,即便是提供奢侈品鑒定的一些企業,大多也只對轉為二手的寄賣品進行鑒定。”
寺庫就是一家提供寄賣鑒定的單位,記者查詢發現整個鑒定需要16道程序,且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不對外來產品提供鑒定服務,如果委托人撤銷寄賣,尚需要正當理由,因為雙方已簽訂寄賣協議。”
由于消費者購買渠道不同,奢侈品專柜幾乎也不受理外來貨物。趙占領說,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很難單打獨斗地拿出確鑿的證據舉證,如果聘請律師,委托費少說數千元,高則一兩萬元。
周婷說,隨著國內奢侈品消費擴容,行業應該有一個統一的處理辦法,一方面可以重塑消費者的信心,保護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呼吁一些奢侈品牌商加大在售后服務、鑒定方面的力度,因為假貨橫行也會傷害他們的利益。
另外,基于當前國內奢侈品技師團隊非常匱乏,業內專家建議,可聯合一些國際機構如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等,通過借助和學習他們的專業鑒定能力,培養本土技師,合力清理“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