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秋高氣爽。在河南省汝州市廟下鎮寺上村侯飯線公路南側地里,10萬多根菌棒人字排開,整齊有序,如同等待檢閱精神十足的士兵。菌棒上附著長勢良好的黑木耳,小的像黑色的小珍珠,大的似潑墨畫中的黑牡丹,這就是廟下鎮寺上村的黑木耳種植基地。
在菌棒間,一個文靜的姑娘正在認真查看木耳的長勢,同行的寺上村支部書記王路要向記者介紹,這是還不滿29歲叫白向娜的大學生村官,她是這個黑木耳種植基地的“掌門人”。
2009年,白向娜經組織安排成為廟下鎮寺上村村主任助理。入村后,她看到村里群眾依然是種植小麥、玉米,長年忙碌,增產不增收,她坐不住了,在村委會、黨支部換屆選舉中,她的競崗誓言就是想辦法給群眾尋找一條致富路。
言必信,行必果。為了給群眾以希望,白向娜和村干部一道,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成立了富萬家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200多畝,種植良種谷子,收益良好,深受群眾歡迎。但流轉土地還不到全村土地的一半,“有沒有惠及更多群眾的項目”、“ 如何開拓一條致富路”始終是縈繞白村官心頭的一個不解的結。她晝思夜想,苦苦探索,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網上搜索、到種植現場參觀學習,最終確定了種植黑木耳帶動群眾致富。
黑木耳是大眾化消費食用菌,種植收益高,市場需求旺,近年來價格穩中有升,并且種植技術條件不高,注意溫度、濕度、酸堿度和光線、營養就行,大部分群眾都能學會種植,婦女、老人也能干。項目雖好,可是當地的群眾沒種過,沒技術,普遍有怕虧本的顧慮。如何讓村民相信自己,跟自己干呢?白向娜決定自己創辦黑木耳種植示范園。
遠大的理想只有付諸行動才會成功。“只有自己先嘗試,創出一條路,群眾才能相信。”白向娜說干就干。種黑木耳,技術是關鍵。沒有技術,她上網查資料、書店買書籍、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并多次到東北、山東等地,實地學習種植的成功經驗,請教實踐中的注意事項,溝通失敗的原因教訓。想創業,資金問題首當其沖。為了籌到資金,從不求人的她,婆家、娘家、親朋好友家跑的都不下四五趟,親朋好友被她的誠心打動,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50萬元啟動資金在努力下很快到賬。寺上村組干部聽說后深受感動,和群眾們一起商議:“這樣為民著想的好村官哪里去找?!咱也沒有錢支持,這樣吧,她種植看中哪塊地,咱們就騰開哪塊地!”。兩天時間,20畝種植用地全部到位。
2011年春節前,白向娜不停的奔波,到處買木料,菌種。春節剛過,她的基地就忙活起來,時常有上百名附近的村民來幫忙填菌、散竿、翻竿、立竿,她每天支付35元左右的工錢。“到目前,木耳采摘了6次,每次采摘都需要上百人。”白向娜介紹說。這時,我看到她手中拿著一個筆記本,打開一看,密密麻麻記錄的全是木耳種植從開始到現在的經驗、教訓和體會,是細心的她用來讓鄉親們參考的,以后誰想種植時可以少走彎路。
正說著,寺上村支部書記王路要走了過來:“向娜的黑木耳基地,今年可給俺村幫了大忙,村里閑人都讓她組織起來忙種植,估計秋季到春季都無閑人了。”如今,第八茬黑木耳即將采摘,截止目前總收入已達30多萬元。“現在每茬木耳可收2000多斤,按40多元的收購價,可收入10萬元左右。如果不出意料,再收兩茬木耳就能收回成本見效益了!”白向娜高興地說。看到有了成效,目前該村已有10多戶村民準備加入黑木耳種植隊伍。截止目前,黑木耳基地已累計吸納勞動力5000余人次,當地每家每戶都從黑木耳里得到了大收益。
創業必有付出,成功伴隨艱辛。談起感受,白向娜就兩句話:艱辛、愧疚。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她都是晚上十二點多回家,早上五點又準時走,孩子每次都是等她等的睡著了,早上又見不到,生活學習她都無暇顧及。談到此,白向娜流下了淚水。不過,她馬上又笑了笑說:“能為群眾干點實事,兒子將來會理解的,家人也會理解的,我不后悔!”她還告訴記者,在組織的培養下她已經入了黨,現在任村支部副書記。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來才是最終目的。下一步,白向娜想尋找更多適合農村發展的道路,帶領更多的群眾致富,明年她將嘗試種植袋料黑木耳,使黑木耳種植成為寺上群眾致富的主力軍。種植成規模的時候,她還準備成立種植合作社,統一培訓,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防病治病,統一分級銷售,用3-5年的時間,使寺上人在農業種植這條致富路上越走越寬廣。(記者 張雷龍 通訊員 桂焱煒 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