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開幕后,中國選手迎來“開門紅”,接連斬獲金牌,激起一片歡呼,但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得這么多奧運金牌有什么用?還不如把投入金牌的錢用來投入民生。
若干年前,中國人曾經為一枚奧運金牌的得而欣喜若狂,為一塊奧運金牌的失而跳腳罵娘,那是走到了一個極端;但是如果把奧運金牌、競技體育說得毫無價值與意義,則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誠然,如若擁有很多奧運金牌然而國民體質孱弱,只能算是畸形的體育成就,嚴重偏離了奧林匹克的本質。但是,奧運金牌與民生福利,真的就是對立的嗎?放棄奧運戰略,大伙兒就會熱愛體育,個個身強體壯了嗎?不要奧運金牌,中國就會進入歐美一樣的高福利社會嗎?
在眾聲嘈雜之下,我們更需要理性看待金牌與民生的關系。或許可以通過橫向與縱向的比較,來辯證審視金牌與民生。
從橫向來看,同樣是與中國一樣擁有超過十億人口的亞洲國家,印度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才實現了個人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賓德拉為印度奪得第一枚個人項目奧運金牌后,成為本國英雄。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印度體育局、印度板球管理委員會、印度鋼鐵大亨爭相獎勵他,三項獎勵加起來近50萬美元,而印度鐵道部長也不失時機表示:賓德拉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的空調頭等座位。印度輿論當時歡呼:金牌“零的突破”,可以極大促進印度對奧運會的重視。
從縱向來看,同樣是參加倫敦奧運會,短短幾十年時間,中國從只能派出一個運動員參賽而且連返程路費都沒有,到一開場便掀起奪金熱潮并且實現中國男子游泳奧運金牌零的突破,這等進步何等不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曾如此贊譽:“如果沒有中國的進步,整個世界在減貧方面從總體上說是倒退了。”
這些民生數據與奧運金牌一樣光芒不滅:2004年至2011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年均遞增21%,中央財政教育支出2012年與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設資金從2007年到2011年實現了20多倍的增長;與2002年相比,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8倍,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降低了1.4和5.8個百分點……此外,民生政策頻頻出臺:全面取消農業稅,推廣新農合、新農保,連續降低藥品零售價格,連續8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多次上調個稅起征點,提高國家扶貧標準……
當然,跟中國奧運選手高歌猛進相比,民生改善尚需更多時間,畢竟中國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很突出。還有人質疑:為什么不把民生問題解決之后再重點做體育?或許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在倫敦暢談奧運金牌“矛盾論”時的一番話可以回答:“我們確實不能‘唯金牌’,但是不能說很多偏遠地方連個正經的小學都沒有,我們就不需要辦北大、清華這樣的高等學府;同樣,不能說群眾體育做得不夠好,我們就要把各項目的國家隊給解散掉。這都是不切實際的。”
切實際的,是把能做好的事情切實做好,同時用心去做好其他的事。中國有太多的事需要做,需要做事的人像奧運選手那般努力,即使只是個人加強鍛煉、增強健康。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健身的事,跟民生投入有關,也跟個人生活態度有關,出門騎騎車、跑跑步,總比宅在家里掛在網上要好得多吧。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