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遺址考古展現閩古代城市文明
從2011年10月14日起,由福建博物院、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會與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聯合組成考古隊,對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遺址開始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三個多月的科學發掘與清理,考古發掘面積已近1300平方米。
為進一步明確和論證遺址的學術價值,推動遺址的研究和保護工作,2012年2月13日下午,福建省文物局在福州組織了由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清華建筑設計院、福建博物院等單位專家參加的“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西段遺址專家論證會”。專家們對考古發掘現場進行考察,并認真聽取了文儒坊西段遺址考古發掘單位所做的工作匯報,對遺址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該遺址反映的內涵十分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學術意義。
文儒坊西段遺址的考古發掘工地,是在福建省市文物部門及三坊七巷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嚴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規程》,對發掘區內的地下文化層逐層揭露,經過細致的地層劃分,以及出土器物的排比分析,確認了遺址中自唐以來的多種遺跡,尤其是晚唐五代羅城夯土包磚城墻、宋代多層疊壓打破的建筑基址等,對福州早期城市變遷與坊巷格局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悠久城市文明的真實寫照。
通過考古發掘,揭露出大量具有重大價值及典型意義的古代福州城市遺跡。據初步統計,考古隊目前已經清理出唐五代夯土城墻74米、木質擋墻1處,宋代房基4處,臺基1處,以及主要屬于明清時期的水井44處、灰坑42處、臺基1處等,并出土了大量唐代以來的陶瓷片、建筑磚瓦等遺物。其中始建于晚唐五代的城墻主體大致為東西向,由夯土墻體、兩側石砌墻基及外包城墻磚等組成。城墻做工極其考究,不僅外表用城磚包砌,地下部分的夯土基礎更深達四米以上,與晚唐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在《靈山塑北方毗沙門天王碑》中所記之“(大城,即羅城)基鑿于地十有五尺,杵土胎石而上……外甃以磚,凡一千五百萬片”的記載基本吻合。據清代林楓所著《榕城考古略》,至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詔悉墮其城,由是諸城皆廢……熙寧三年,既增筑子城西南,羅城西門缺,不復作。政和五年,利涉門災,羅城南門復廢不治,二方雉堞淹沒斷絕,遂與子城通矣。”此次的考古發現顯示,遺址區南側宋代房基砌筑于晚唐五代城墻之上方,與北面由唐至宋、逐層壘砌的多期建筑相隔中間東西向的道路而大致對應,形成從早至晚、有序疊壓的多期坊巷道路與城內建筑格局。這些由道路、水溝、臺基、坊墻、隔墻、建筑地面及陶水管等各類遺跡組成的宋代坊巷格局,為研究福州三坊七巷的形成與格局演變、臨街設市等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與資料。
同時,文儒坊西段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遺物,主要有唐五代錢紋磚、瓦當、筒瓦、板瓦等建筑構件,以及延續到宋代的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盤、碗、碟、瓶、豆、執壺、瓷枕、器蓋等生活用具和商品,生產玻璃器的遺跡等;其中,四面分別陽印陳、鄭等十幾個捐舍人姓氏的錢紋城墻磚,以及鐫有“威武軍”、“東山窯”等字樣的城墻磚,是當時福州官民共同建城及當時社會生活形態的生動寫照,既是對福建古代城市文明的直接注釋,也將成為福州歷代城市發展與文化遺存的完美展示。
鑒于文儒坊西段考古遺址所具有的重要科研潛力與獨特社會價值,福建省市文物部門及三坊七巷管委會在專家論證意見的基礎上,已初步擬定了考古遺址開展原址保護的規劃。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見習記者 鄭艷艷)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