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出財政資金購買生態服務
■ 實現道路交通“村村通”
■ 實現基礎設施全覆蓋
■ 實行村級組織工作經費保障制度
■ 建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
■ 探索三產業融合的都市型現代農業
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本市在政府購買生態服務、系列“村村通”陸續完成、五項基礎設施全覆蓋、村級組織經費保障、社會保障城鄉接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六個方面實現了“全國率先”,促使農業發生了功能性變化、農民發生了觀念性變化、農村發生了由表及里的變化。
財政購買生態服務,最早始于2004年。這一年,本市出臺山區生態林補償機制,市財政每年投入管護資金2.2億元,為農民提供46908個管護員就業崗位,山里人從過去的“靠山吃山”轉變成如今的“養山就業”。此后,2008年,本市出臺生態作物補貼意見,對全市農戶在耕地內種植的小麥(40元/畝)、牧草(35元/畝)實行了生態補貼政策;從2010年起,本市又每年拿出4.04億元,按照每年每畝40元的標準對集體生態林進行生態效益補貼;另外,財政還出資為農民購買了40000個保潔員崗位、10800個管水員崗位、4000多個鄉村公路養護員崗位。這些生態補貼和生態服務機制的建立,有效地促進了郊區生態水平的提升。
系列“村村通”涵蓋道路、交通、信息網絡、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五年來,全市縣鄉道路建設超目標完成28%,郊區運營里程近兩千萬公里,實現了區區通高速,村村通油路、通公交;京郊公共出行網逐步完善,5年新增客運站90余個,開通、調整村村通線路137條,“一卡通”刷卡乘車已在七個區縣變成現實;“村村通信息網絡”方面,全國首個農業信息資源“村村通”工程2006年在大興建成,“221信息平臺”已經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12316農業服務熱線走進千村萬戶;“村村有文化設施”、“村村有健身設施”、“村村有醫療衛生室”的目標基本實現。
基礎設施全覆蓋,涉及農村的水、電、路、氣、熱、垃圾、綠化、居、廚、廁、院等。五年來,全市累計投入210多億元,實施了街坊路硬化和綠化、供水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垃圾消納、廁所改造等五項工程;同時實施了“讓農民暖起來、讓農村亮起來、讓農業資源循環起來”的“三起來”工程。“五+三”工程的實施,讓農民過上了“走平坦路、喝潔凈水、上衛生廁、睡節能炕、住保溫房”的新生活。
2006年,本市率先實行農村村級組織工作經費保障制度,按照每個村8萬元到15萬元的標準解決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經費的問題;按照農村每個黨員年均活動經費不低于100元的標準,解決了黨員活動經費問題,有力地保障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有效運轉。落實“一定三有”要求,加大財力和政策支持,保障了村干部的基本工作報酬和村黨支部書記正常離任后的基本補助。一些區縣還建立了村干部工作補貼機制,探索建立了村黨支部書記養老保險、離退職補貼、困難救助基金、考核獎勵資金等制度。
2009年,本市率先建立了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只要是北京戶籍的城鄉居民,不在企業職工養老、國家行政事業單位退休制度覆蓋范圍之內,都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除個人繳費賬戶累積本息的按月返還,政府無償提供每月280元的基礎養老金,同時對沒有任何社會養老保障的60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城鄉居民,政府每月提供200元福利養老金。
2010年年底農村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為159.3萬人,參保率達到92%;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人數達到278.5萬人,參合率達到了96.7%。同時從2009年起,喪葬費補貼也實現了城鄉統一。
本市還率先探索了一二三產相融合的都市型現代農業,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等新功能日益凸顯,設施農業、籽種農業、循環農業、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等蓬勃發展,并自然延伸出了高端示范的功能,逐步成為建設世界城市的特色產業、生態宜居的基礎、滿足高端需求和應急供應的基本保障。
“六個率先”給農村面貌帶來了巨大變化,農村環境好了,農業附加值高了,農民福利待遇漲了。而所有這些變化,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歸根結底在于本市在新農村建設上的體制機制創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各部門通力合作形成了“部門聯動、政策集成、資金聚焦、資源整合”的工作機制,財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5年來用于農林水的投入達到539.4億元,比“十五”時期增長了2.9倍,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投向郊區比例始終保持在50%以上。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王海燕) 編輯:楊鑫 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