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媒介是萬物的延伸。時尚產業,正在新媒介的連接下,發生質的變革!
設計師、買手、制造商、零售商、商業地產、互聯網新媒體組織與平臺、金融乃至最重要的直接消費者……
在今天,如何建立多方的溝通互動平臺,讓創意與商業接軌轉化,讓融合創新帶來更多啟示與價值?
互聯網為時尚圈帶來哪些新規則?
碎片化、自媒體時代的時尚品牌應制定怎樣的傳播策略?
近日,在中國文博會上,《新媒介 時尚產業創新峰會》為這些超級熱門話題帶來了智慧的聲音。
嘉賓演講環節:
深圳之窗的陸亞明:
在互聯網面前,人性是永久的燈塔
在我看來,商業就兩大任務,第一任務是把事情做好。另外一個任務,就是把事情吆喝好。而互聯網對商業最大的影響就在于傳播系統,因此,做行銷的核心,第一步做客戶洞察,洞察需求和欲望:過去三十年中國社會從匱乏經濟走向富裕經濟,我們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們要解決的是從有到好。
網購是“ 互聯網”的階段,“ 互聯網”是過去二十年的思維。如果在未來企業轉型,互聯網發展轉型,依然遵循“ 互聯網”的邏輯,轉型一定會失敗。過去二十年,我們把互聯網當作工具來使用,但我覺得在未來應該不是,應該進入到“互聯網 ”時代。“互聯網 ”的精髓應該是成為所有產業或者人們生活的神經,神經上感知內外的變化傳達指令,血液就要向最遠端的細胞提供氧份和氧氣。
“互聯網 ”是內置的,用互聯網的邏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方法論重構一切產業。
但無論互聯網怎么改變世界,它有一個地方就是人性,人性沒有被改變,會成為我們永遠的燈塔,而行銷的起點就是人性,讓一切交給行銷來解決。
粉絲經濟里,行銷的變化是消費者從顧客到用戶到一個追尋者,未來的方向可能會成為品牌社群。比如藝之卉會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價值標準,獨特的行為規則,這可能是你的未來。
深圳設計聯合會副會長李紅兵:
設計是互聯網時代的驅動引擎
從設計師的角度上,我理解營銷的1.0時代是以實體店家,2.0時代是PC為主的概念;3.0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4.0時代就是全融合時代,不僅僅是商店的店,還包括PC的電商和移動電商。這是一個消費者主權時代。
我之前是美院的系主任,服裝系的學生第一天進美院我就對他們表示祝賀,我說學得好你們就是服裝設計師,學不好就是裁縫。
設計師有兩種類型,第一個,以圖形創造為主體的,為本職工作的設計師。第二個是設計師充當品牌管家、品牌導演和產業導演。設計已經從過去的全產業鏈當中的某一個環節,延展為引擎,以設計驅動全產業鏈條,喬布斯是典型的以設計驅動型的。“互聯網 ”給設計們插上了翅膀。
互聯網的理解有四種說法:第一互聯網是工具;第二種,互聯網是渠道;第三個,互聯網是思維。但是我還是比較贊成馬化騰說的,它是作為一個信息能源。作為設計師來說,我倡導以設計為主體,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用信息能源的資源,去引領商業和時尚的發展。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博導張金海:
大數據與新的智慧可能
數據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概念,它實際上包括存儲或者記錄信息按一定規則派別組合的所有物理符號,包括文字、數字、圖象,也包括計算機代碼。
在未來的世界誰擁有數據誰擁有世界,誰掌握了數據挖掘和分析的技術誰就可以掌控世界。談到大數據與目前企業營銷傳播管理這個領域,企業的成敗與否與這個決策者主觀的感覺正確與否是有緊密聯系的,另外一種決策機制就是定量分析與定性預測相結合的決策機制。
在策略層面上如何行使決策,這就設計到三種重要的概念,“戰略與策略;宏觀與微觀;大循環與小循環”這三種重要的概念。大數據的問題兩個層面,一個是現在網絡集成數據的抓取、挖掘、存儲與分析。另外一個數據處理的及時性。
我們的企業在運作過程中,你怎么對它及時的數據進行動態的追蹤,進行動態的抓取,進行動態的挖掘和加以儲存分析。現在企業必須要建立一個消費者的數據庫或者使用者的數據庫,這是必須要建立的。這個企業不做這樣的動作,你要利用大數據是不太可能的。蘋果通過它和與使用者終端的連接,把所有的資訊全部集中到它的后臺,然后一步一步解決。第二代解決什么問題,第三代再解決什么問題,第四代再解決什么問題。這就是蘋果。
我們企業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消費者的數據庫,你要知道,你怎么服務你的消費者,要隨時掌握消費者的動態,來進行消費者跟蹤。一個企業的產品數據庫就是這個企業的記憶。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的智慧是有限的,即使我們的智慧形成也應該成為在數據基礎之上的,形成的智慧。
云來科技項目總監楊魯:
改變商業的場景創新
移動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是更快的連接更廣泛的連接跟更方便的連接,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是成功的釋放和聚合了每一個用戶的能力。而未來商業,去中心化,所有的用戶、產品、服務都是通過網狀的形式聯結在一起互相影響,你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這個信息。
維多利亞的秘密在傳播6天之后回饋的數據是600多萬,這里面的數據來源我們通過一個云手法,我們知道這里面有89%來自朋友圈,這個數據是非常具備參考度的。從這個案例里面我們可以發現為什么它會成功,它抓住了人的一個好奇心、探索新,很微妙的一個互動。
我這里給大家講三個場景。第一個,品牌,我們過去在品牌選擇要么是電視要么是平面,但是成本非常大,而且你的用戶沒有辦法有效的幫你做傳播。你傳播之后的數據怎么收集回來,這是很困難的。第二個是活動,我們很多服裝品牌會搞促銷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服裝秀、服裝周,有很多活動。場景應用占營銷的價值,第一個,突破了平面,是全營銷,里面可以直接分圖文、視頻、3D、地圖,第二個是雙向互動,它可以讓用戶跟你有直接互動,像擦一擦包括支付各方面都可以互動還可以留言。
那么,線下的玩法怎么玩?前不久我們跟深圳時裝周有一個合作,深圳時裝周是走秀,比如我在看秀,但是我的朋友沒法去,我朋友很希望知道這個秀場發生了什么,我通過搖一搖,直接把信息分享出去。
場景應用,我覺得它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營銷工具,它是一種你的產品跟你的服務能夠連接用戶的能力,它是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如果你的產品和服務連接客戶能力越強,你的生產力就越強。
藝之卉時尚集團創始人、首席設計師趙卉洲:
從互聯網 與藝之卉
我們是在時尚的角度在看互聯網,從最早提到的互聯網思維到剛剛聽到的大數據到互聯網的應用。第一個部分,藝之卉是什么?藝之卉集團是什么?我們這個產業園是一個時尚行業的產業平臺,這個平臺不僅僅孵化我們自身現有的三個品牌,我們希望能夠時尚業界形成一個共創的產業互動的平臺。而且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我們希望文化落地。整個來說我們應該是從多品牌運營到我們的時尚平臺,是我們目前整個集團的全部。
互聯網新媒介的價值是什么?實際上互聯網時代到來就是一個平臺時代跟資源整合的時代。大家感受到現在我們跟消費者之間要產品鏈接,跟我們的供應鏈產生連接,跟我們整個互聯網跨界的很好的資源平臺,大家產生這種連接和互動。
藝之卉與眾創平臺:藝之卉在行業里面來說,大家更多關注藝之卉是一個文化類的品牌。它的產業落地跟文化的營銷,已經成為藝之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從藝之卉最早的文化展,到我們現在跟客戶之間產生一種互動一種感動。我作為藝之卉創始人品牌靈魂人物,首席設計師,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做了品牌的代言之后,我不僅僅把自己拉入到品牌代言這個行業里面,我把我們的VIP我們的消費者一起拉入到這樣一個品牌代言環境里。
我覺得這種關愛,這種情感,是現在消費者特別特別需要得到的一種體驗,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做也堅持會持續做下去的。
藝之卉想做的是什么?藝之卉想借助于互聯網跟新媒介打造產業化和社會化、生態化眾創平臺,這就是藝之卉的未來。我們相信藝之卉未來能夠在這樣一個眾創空間里面,能夠鏈接更多的有資源有能量的這些跨界的企業,共同創造未來中國時尚夢。
對話環節:
第一輪:資本力量如何助力互聯網和時尚產業的結合
李萬壽:資本 時尚是一個美麗的艷遇。
時尚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 ”的情況下,應該能夠借助于資本讓市場更快的滲透到我們每一個生活和工作的進程里面。眾智 眾創,如果有了眾籌,就是趙會長講的,眾創空間就有了更豐富的內容。這使得我們每一個眾創的企業都有了機會和資本市場進行對接。也就是說每一個投資人都有了機會能夠在資本市場實現變現和退出。通過眾籌的方式也能支持每一個微小的富有創意的一種創業計劃和創業想法。對我們服裝產業來講,如果時尚有了資本的助推,資本能夠借助于“互聯網 ”這個時尚產業創業,可能比以前更活躍。
陸亞明:資本與時尚的美麗的邂逅,可能會生出很多孩子。
資本的流動的方向是巡著逐利這個方向去的。所以在未來幾年里面,時尚界和資本,剛才說美麗的邂逅,可能會生出很多孩子。當然,這中間可能也會生出很多“逆種”。這是需要我們這兩界的人有更多純凈的心態來面對。互聯網對時尚業最大的一個幫助是品牌更容易形成,特別是設計師品牌更容易形成。在經典經濟學的三要素基礎上,有了互聯網之后會新增加一個要素,我把這個叫做信用。一個人再爛的人都有很多人相信他,把這種信用集合起來,加入到經濟的流動當中去,形成信用流更加幫助設計師來成長。
李紅兵:資本市場里,設計是遠見未來的。
你只要具有這種設計思維的設計師,假如資本跟這個投資話題有關注的話,我相信設計一定能成為產業的引擎、時尚的引擎。
李萬壽:設計師都有可能成為創業群體中成功的創業者
如果按銀行的信用重新回到我們支付的核心,同時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是一種特殊的電子符號,能夠很迅速的借助于互聯網傳遞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企業家只要他在“互聯網 ”的時代,商業模式是創新的,再加上他的創業天才以及他的管理才能,這樣一個全新的組合一種類型的公司,就有可能活下來。我希望我們藝之卉是這樣的公司。
趙卉洲:藝之卉品牌寄居在產業園的平臺上做二次創業和二次成長
以市場為導向的,以利潤為導向的規模化運營的企業也非常好。它需要更多的資本市場快速助力以后,通過渠道通過并購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快速增長。這個增長是很可以讓他快速成長。藝之卉經歷了創業期,它呈幾倍增長的這個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是在煲湯的階段。到現在為止這個產業園就是一個夢想,沒有投資回報率。我們希望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它有產出跟投資回報,而這個東西直接跟我們品牌是鏈接的不可能完全割裂的。我們想打造的是產業園這個品牌做到平臺跟資源的分享,能夠推動品牌的發展。而品牌是完全寄居在這樣一個平臺上,要做二次創業跟二次成長,是不能切割的。
陸亞明:職業理想和資本需要認真談談戀愛
我提醒設計師一點,一定要警惕資本,有些錢是不能拿的。因為這個行業是理想和現實雜糅的環境。一個有理想的設計師可能需要抵御很多東西。另一方面,資本也沒那么可怕,因為投資公司里面有很多非常棒的投資人,他很尊重創始人關于這些理想,一個真正好的品牌不應該是這樣的,做成東門的地攤貨。但是一旦你上了賊船,那下來基本上沒什么可能。對資本要有警惕,真的是考驗你的價值觀,考驗你的綜合判斷力。
李萬壽:建議藝之卉能盡早地進入資本市場
資本并不可怕,資本是可愛的,雖然資本是逐利的。但是也有很多資本是天使,他是在你最困難的時候給你一把柴火。每一個創業者都要成長。除了提供一個物理空間以外,應該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里面成長,在這個多層次資本市場里面從新三板到創業板和中小板,這里面都給你提供了一些成長的空間。
藝之卉這個公司能夠先進入新三板,業績很好的時候進入創業板、中小板。所以我建議在公眾市場上面,能夠有我們藝之卉這個上市公司,有了這個公眾上市公司,有了這個公眾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可以給你很多工具。
觀眾提問:在初創階段,很多人想要開啟事業的時候,請問各位資本家們怎么與你們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夠取得這些投資要具備哪些條件?
李紅兵:藝之卉目前面臨的一個選擇和決策。作為一個眾創、眾籌、眾智的平臺是很好的。這樣又不是說在這里面是一個孵化的平臺,是個孵化的平臺誰來買單?假如一個企業來買單,可能就感覺擔子壓得有點重,又跟品牌沒辦法切割。要向資本問道,要向營銷傳播專家問道。
趙卉洲:我們現在感覺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從藝之卉,我們理解不僅僅是互聯網思維、也不僅僅是互聯網渠道、也不僅僅是互聯網連接。第一,是設計師的時代到來了。因為有了這樣一個互聯網思維之后,設計引擎在驅動。第二個,在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除了需要有設計引擎的概念,還需要設計未來的概念。大家都要思考真正一個時代如何去造就未來時尚業的變革的時候。我們希望成為一個不被互聯網顛覆掉的,而是被互聯網給推動起來的藝之卉的未來。
陸亞明:投資領域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不同的投資機構不同的側重和擅長,他有自己的價值觀和項目遴選的標準。剛才談到眾創空間,我希望如果真的想這個地方為很多設計師去提供一個創客的物理空間,我覺得未來真正的核心力并不在于多少平方,未來的核心能力有這么幾個方向:第一個是如何分享藝之卉在品牌養成過程中成功的經驗,令到其他年輕的設計師可以在這樣一種模式下,能夠快速完成品牌養成。第二個,在企業管理剛剛說七年之癢,如何輸出企業管理。
對話環節:
第二輪:新媒介與時尚產業創業新環境
趙卉洲:每一個設計師都能夠在藝之卉成為一個原創設計師品牌,是我畢生的夢想。
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在行業里面,我們自身原創的幾個品牌形成標桿。讓更多的原創設計師能夠在我們這個品牌孵化器里面生根發芽,能夠成長。我們能夠做到的是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空間,也希望通過我們上下游供應鏈整合資源,通過文化品牌成長的過程,能夠給到未來的設計師品牌鋪好這樣一條道路,形成真正的行業的設計師,我們叫做原創設計師基金,能夠推動他們的成長。每一個設計師都能夠在藝之卉集團里面成為一個原創設計師品牌。這是我未來畢生的夢想。
王知新:社會的主流都是在90后
中國現在的消費主力我們叫網生代,所謂網生代就是85后出生的,他們的感念跟我們60、70,每一個年代都對之前有一些叛逆和顛覆。我們期望我們的網生代也是為我們的社會有推力作用。從蘋果研發到皇太極,到小米公寓都是是設計為主,包括現在很多傳統的文化產業或者是傳統的媒體業的轉型出現的幾個大的公司,都是以時尚為先導。這是對于新的媒介對我們時尚行業帶來的一個最大的機會,我覺得這應該是好的機會。
楊魯:藝之卉應該起到創客平臺的角色
我們就做了另外一個平臺,叫云創客平臺。這個平臺上面匯集了非常多的設計公司和設計師。他們就是專門為那些場景應用推廣或者營銷的公司做設計。甚至舉辦了一次活動叫做“學院獎”,作品在市場上反應非常好的學生,我們支持他創業,給他組織團隊,給他資金,用他們的創意給我們的客戶。覺得趙總這邊應該是起到一個創客平臺的角色,不僅僅是提供這個場地給這些設計師讓他們去展示他們的才華,我覺得應該在各個部分,應該給他們一些全方位的扶持。
孫小蕓:自媒體時代要懂得提出問題
做平面媒體只要有觀點就可以,我們文章做得好自然就會有人來看,但是到了現在的新媒介時代不是這樣的,我做出來的東西大家都需要來參與,所有我們的觀眾、客人都希望他們成為自己,他也希望成為一個媒體,所以才會產生現在的自媒體,在自媒體到來的這個時代,我們除了要懂得提出觀點,找到自己的觀點以外,還要懂得提問題。國內我接觸的很多服裝品牌,這些品牌一開始是把這個服裝作為一個商業,作為我能賺錢的一件事,但是真正像趙卉洲老師這邊一開始就抱著一個夢想的品牌可能不多。
陸亞明:在未來翻譯是有飯吃的,但是代客說話是越來越沒飯吃。
首先,我是反對全民創業的,有創客的空間很好,每個人做每個人的事,空間提供者和投資者相當于簽約設計師。設計師你不是24小時都在設計衣服或者首飾,你要找人嘮嘮嗑,你是傳播生活方式的。每天拿點時間出來能死,別裝,只要你真的把內心的東西流出來。我覺得大家都要能更接地氣一點,設計師不要在天上飄。在今天這個時代能自己說一定要自己說,不要說請專業人士說。
觀眾提問:我是一位設計師,我想創業。請問,我該注意什么問題?
陸亞明:這個世界上成功是不能復制的,但是失敗總是可以。永遠記住現金比媽還要緊,創業階段一分錢一定要掰成兩半三半花。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低級錯誤,就是現金。錢一定要花在客戶身上,不要花在自己身上。有很多人拿到投資一下花了,最后四拍,拍腦袋拍桌子拍大腿拍屁股,所以要把錢花在客戶身上。
王知新:陸老師講得很好,我們再也不能像搞運動一樣做那個事情,我們做這個創客中心,我覺得可能因為眾創空間,很多年輕人已經被它吸引,現在大家也都是從總理到個人都在提這個事。 剛才趙卉洲提到深圳和北京、上海的差別,環境里面最大的一點深圳和北京的差別,凡是北京來的人,政治敏感度比較高。但創業這件事并不是我們每個人適合去做的,其實總理的一個信號我覺得把創業這件事推向像運動一樣搞也不太好,我們可以適當降降溫。
卉洲很適合做眾創空間,你適合做的原因第一個并不是在你的創業物理空間,第二個也不是你的行業,最重要的是你的影響力和你的情懷。
美國人出來創業都是技術型,這時候他需要有資本或者做市場,整個眾創空間就提供這個環境,它就可以幫他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眾創空間本身的盈利有三點,第一個就是它要做租金的差價,這是最基本的。第二個是增值服務,眾創空間的服務是從財務、人事、法律到稅務到辦公包括人力資源行政,全部都是統一外包的,作為公司創業者本身它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并不和稅務或者法律打交道。我覺得將來中國的眾創空間一定是兩大類,一類是互聯網另外一類就是設計,這個設計包括建筑、室內、服裝、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