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圍繞“廣東深化改革當先鋒”為主題,全國主流網媒對廣東省廣州、惠州和佛山三市進行了聯合采訪。通過聽取三市領導的情況介紹和實地考察,廣東深化改革當先鋒的形象越來越具體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過去一年,廣州、惠州和佛山三市,根據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和廣東省委的部署,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做好產業轉型和升級這篇大文章,堅持與各自的市情實際相結合,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深化改革之路。
廣州積極貫徹國家和省關于推進自主創新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部署,先后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措施,在產業結構層次向高端化升級、產業空間布局向集群化發展、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廣州市把新的發展理念運用到中新知識城建設中,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地下管溝建設,一攬子解決各種管道、線路及污水排放。中新知識城還注重產業的合理布局,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與低碳環保相結合,通過深化改革,努力走出一條新型城市化的發展道路。
惠州市對于城市發展,思路清晰,計劃明確,把現代服務業、電子產業、汽車制造業和石油化工業作為重點產業培育,為社會經濟發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目標,到2017年以更高水平躋身廣東城市第二梯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惠州的行政體制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實現市級自行設置審批事項“零許可”、“零審批”、“零收費”。惠州進行制度創新,整合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土地與礦業交易中心、政府采購中心和產權交易所,合并組建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做到管辦分離、規范運行、綜合監督、公開公正,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和腐敗的發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佛山市既不沿海也不是特區,靠內在動力發展,走出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佛山市政府不等不靠,自己想辦法,通過改革向市場要資源,向民間要活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中德工業服務區、金融高新服務區。特別是中德工業服務區,這是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中外合作模式,佛山希望通過中德工業服務區,直接學習世界最先進的政府管理模式,通過中德合作走向中歐合作,學習德國人的規則意識,直接與世界接軌,建設法治政府,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探索建設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提升佛山社會經濟邁向新臺階。
從上述三市政府的做法可以看出,深化改革必須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必須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好政府工作,探索符合各城市自身特色的改革發展之路。廣東各市的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之路,就是廣東深化改革當先鋒之路,就是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繼續當好深化改革排頭兵之路。
當然,在三市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過程,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思考,比如在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方面,三市政府著墨不多,還有很大上升空間,要充分認清文化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如果說,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是硬實力,那么文化產業就是軟實力,充分發揮文化在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用,與其他產業并駕齊驅,讓城市均衡發展、協調發展,是今后各城市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廣東深化改革當先鋒需要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