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雖然國家加大了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但各種食品添加劑仍“污染”著消費者的餐桌。為何食品安全領域的問題層出不窮?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副省長陳文華認為,以監管工作為例,食品從生產、加工、貯存到流通、銷售,整個鏈條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分段管理,職權分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監管“縫隙”。特別是在流通和銷售環節,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與數量龐大的食品企業、個體商販相比,監管力量不足,抽檢頻率、比例偏低,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陳文華說,在銜接方面,政策法律依據不完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問題突出,延誤了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在鑒定中,存在鑒定機構不明確、鑒定意見權威性低的問題。而在處理方面,則出現有毒、有害食品認定難、適用刑罰偏輕的情況。
“因食品的特殊性,無論生產還是銷售,存在數據收集認定難度大、證據滅失等問題,導致適用刑罰偏輕,群眾對處罰結果不滿。”陳文華說。
那么,政府該如何編織一張食品安全保障網?陳文華建議,一是使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直接銜接,解決輕縱罪犯問題。二是明確涉案食品的檢驗鑒定機構和標準。三是對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要“嚴”字當頭。四是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公布食品安全違法犯罪企業、人員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