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核潛艇下水。
這支已有42年歷史的部隊直到近期才揭開它神秘的面紗。10月27日,以解放軍報頭版報道為發端,國內主流媒體對中國核潛艇部隊進行了密集報道。
如同以往一樣,這些報道在引起了外媒猜測。法新社以“中國展示核潛艇意在秀肌肉”為題,將中國官方媒體的這種報道解讀為“在邊界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向其他國家展示自己的打擊能力”。《日本時報》則在報道中著重強調了中日兩國在釣魚島的沖突,并將二者聯系起來。打開外媒新聞網站,有關中國“核潛艇”、“秀肌肉”的報道比比皆是。一時間,中國核潛艇被西方炒的沸沸揚揚。
事實上,西方國家對于中國核潛艇的擔憂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美國國防部國家空間與太空情報中心今年七月發布的《2013彈道與巡航導彈威脅評估》中,中國被描述為“擁有最主動、最多樣化的彈道導彈開發系統”,其潛艇上裝備的導彈將足以從中國海域覆蓋至美國本土。
中國為什么要開發核潛艇?中國的核潛艇真的如同外媒所說,能夠對遠洋大國本土進行打擊嗎?中國近期解密核潛艇部隊用意何在?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走訪了海軍學術研究所所長王校軒。
記者(以下簡稱記):最近中國開放了一些關于核潛艇的信息,主流媒體也進行了密集報道。在中日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這一行為被一些外媒解讀為對有領土爭端國家的“亮劍”。您怎么看?
王校軒(以下簡稱王):如果你翻閱一下同一批外媒以往關于中國軍力的報道,不難發現,他們一向是指責中國軍力不透明、軍事信息缺乏公開的。這讓中國左右難為:一些軍事信息不公開的話,會被西方媒體說成是“不透明”;現在公開了,又被指責為亮劍、秀肌肉。總之無論公開不公開都是中國威脅論。
事實上,向媒體公開核潛艇的部分信息,是中國提高軍事透明度的重要舉措,目的不是恐嚇別國,而是取得更高的軍事互信。你看這次多家媒體對核潛艇部隊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細致到連官兵的生活細節都描述進去,這種開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隨著中國進一步提高軍事透明度,還有更多的高精尖武器會被報道出來。到時不知道這些外媒又會怎么報道呢?
而且西方媒體關于中國軍情的報道,往往是在缺乏可靠信源的情況下,臆造出來一些無端猜測并肆意擴大,有時候甚至是違反常識的。這種發燒友水平的報道可信度有多少,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記:那么中國的核潛艇真的能對西方大國造成威脅嗎?中國核潛艇目前在世上排名如何?
王:核潛艇的特點在于隱蔽性強,生存率高,反擊能力強。所以核潛艇在一國軍力中一般的定位是戰略性武器,威懾作用打,依靠強大的反擊能力,使別國顧忌而不敢貿然對其進行打擊。
核潛艇具體的應用與一國總體的國防戰略有關。中國總體的國防戰略是防守型的:中國不會侵略其它國家,但是在受到侵略時一定會堅決地進行防衛。核潛艇也要服務于這種國防戰略。更何況中國有核武器原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和無核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這些原則同樣適用于攜帶核彈的核潛艇。所以我不知道外媒的擔憂從何而來。
況且,世界上共有六個國家有核潛艇,包括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印度。其中美國、俄羅斯的技術最為先進,英國、法國次之,中國與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信息及動力方面,差距并不小。如果外媒擔憂中國核潛艇能夠對遠洋大國進行打擊,那其他國家的核潛艇呢?其他國家的其他先進兵器呢?
記:能不能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發展核潛艇的歷史、現狀及主要的戰略定位?
王:中國早在建國后就提出了核潛艇的構想,并于1970年建成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
核潛艇的意義是不可低估的。冷戰期間,美蘇兩超級大國都與中國交惡過,甚至都有過核打擊中國的企圖,對中國也有過核訛詐。擁有自己的核潛艇與其它威懾型武器就是使中國免于他國的核訛詐與核恫嚇。
此外,核潛艇還有一層特殊的含義:加強海防,保衛民族尊嚴。中國近代受到的大部分外敵入侵都來自于海上,鞏固海防直接同民族自尊心相連的。毛澤東曾經有過豪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這種論斷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共識。
軍事技術現代化的今天,核潛艇對于中國國防依然意義非凡,關鍵是一種威懾,在防御型國防政策框架內防止別國攻擊。(記者 張周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