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榮老師這樣上課(本網記者 張泉森 攝)
編者按:他,既是老師,又是校長。他,以校舍為家,與大山相伴。從1983到2013,整整30年,就像村里那棵老桂花樹,深深扎根黃土高坡,甘愿堅守寂寞,但散發著芳香。他,幫助孩子們實現了走出大山的夢想,卻沒能讓自己的女兒成就夢想。他,因患小兒麻痹癥落下右腿殘疾,但有一位妻子相濡以沫堅持送飯28年。
他,與桂花村小學相伴30年
中國甘肅網5月27日訊(記者張泉森邵江梅)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宋坪鄉坐落在秦嶺西脈,尖山深處,山大溝深,在海拔1500多米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叫桂花村的地方,因村里有一棵大桂花樹而得名,與桂花樹矗立挺拔的是山崗上的桂花村小學,她猶如桂花芳香四溢,給人以無窮的遐想,寄托著山里的希望。
2013年5月21早上6點,叮鈴鈴......床頭鬧鐘劃破了寂靜的清晨,李尚榮匆忙穿好衣服,拄著拐杖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首先來到灶前,舀出面粉,拿鐵瓢倒水和面,開始為學生蒸饅頭、煮雞蛋。這個集辦公、休息、廚房于一體的房間,很快充滿了一股饅頭的香味。
在這里堅守30年的李尚榮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今年51歲,他是這所僅有8名學生的學校校長,也是教課老師。李尚榮因患小兒麻痹癥,落下右腿殘疾。他堅持讀完了初中,并背著米面和柴禾去20公里外的紅川鎮上就讀成縣第四中學。1982年,高三第一學期,實在堅持不下去,他選擇了與能改變人生命運的高考揮淚告別。在李尚榮兒時的記憶里,老師是有文化之人,而且受人尊敬。自己不能走出大山,能否去村小學當老師?這個當時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年輕人產生了當老師的想法。父親找到大隊支書說情。老支書關切地問:“你身體不便,能堅持嗎?”李尚榮回答:“讓我教教看吧,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
1983年秋,20歲的李尚榮成為了一名臨時代課教師,開始了教師夢。柱著拐杖講課是他首個難關,其艱難困苦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一手拿教案,一手在黑板上寫字,單腳站立,李尚榮多次從講臺上跌倒,又艱難地爬起來繼續講課。學生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建議他坐著講課,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當時桂花村小缺老師,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等課程均由他一人全挑。
1985年8月,秋季開學已兩周了,但二年級語文課本還沒到來。他準備去縣新華書店購買。有一天凌晨6點,他從村里從發,連續走了8個多小時山路才到達20多公里外的縣城,趕到新華書店時已下班了。第二天一大早,走進新華書店門市部,裝好書,正準備往回趕,可天空不作美,傾盆大雨阻住了他回家的路,而且這秋雨一下就是3天。他急的火燒火燎,為了節約錢,他舍不得住旅店,卷著身子抱著課本在屋檐下湊合一宿。第四天,雨停了,他迫不及待地買了一雙雨靴,踏上泥濘的山路往回趕。離村子還有10里路時,雙手被拐杖磨的滿是血泡。“實在是太累了,今晚就睡這草地上吧?”這種念頭時刻縈繞在他心中。“我出門都三天了,不僅老婆急,學校的孩子更是渴望早點領到新課本,再累也要堅持回去”。借著月光,他住著拐杖艱難前行,走進家門已是晚上10點多。燭光下,看著雙手血泡,渾身沾滿泥水、疲憊不堪的丈夫,妻子段春梅心痛的直落淚。
30年來,他不僅是老師,還是修理工、炊事員。課桌椅腿壞了,他從家中拿來鋸子、釘子,干起了木匠;教室屋頂漏雨,他就拿上瓦刀抹子爬上了房頂;下雨下雪學生不能回家吃飯,他又成為炊事員。
“我第一次來村上走訪,村民說他學校管得好,教學水平高,每年學區統考,桂花村小學都在前三名。”宋坪鄉學區校長馬建平回憶。考慮到李尚榮身體因素,教育局和學區領導數次提出讓他到山下中心小學任教,都被他婉拒:“桂花村小學偏僻,年輕老師不愿意來,我跟鄉親們處得近,我愿意留在這里!”。“多年來,深山小學曾是學區領導的心病,想派老師進山,可沒人愿去。李尚榮持之以恒的數十年,學校的規章制度一應俱全,教學計劃安排科學、各項工作井然有序,他的這種精神和毅力值得我們去學習。”馬建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