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人身攻擊,不僅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社會安定,也為公眾帶來巨大困擾。近日公安機關公布一批網絡犯罪典型案例,從中可以看出,完善法律,加強監管,建立互聯網秩序刻不容緩。
網絡是一把極具殺傷力的雙刃劍。運用得法,則可以搭建消費平臺,暢通信息來源,引導社會輿論,構建正確導向,形成社會共識,發揮社會功能,實施外部監督。從前不久電商曝光的價格欺詐到最近的微博反腐,都讓人對網絡環境產生了隱憂。以最近的幾起微博反腐來說,雖然不乏“表哥”、“房叔”這樣的積極效用,但也有“重慶北碚區委書記二奶視頻”的瘋傳形成的不良社會影響,以及其他形形色色,沒有邊際的情婦、艷照、性愛日記等刺激性字眼的橫空出世,以反腐的名義形成了視覺的污染和權利的傷害--在沒有經過本人授意的情況下,未經處理的圖片和視頻,本身就是對肖像權、名譽權的傷害。如果再加上網絡上瘋傳的各種謠言,實施的各種詐騙,可以說,網絡已經成為違法行為的滋生地和蔓延地。
不受約束的網絡行為,最直接的對當事人隱私形成了侵犯。比如前不久的衡陽戴某對縣級干部王某“生活作風不正”的指控,以及隨后的廣州市城建系統退休人員李蕓卿擁有24套房產的網絡傳聞,最后雖然都被證偽,但對于當事人造成的心靈傷害和名譽損失,可能難以補救。更重要的是,網絡的負面效應如果不得到消除,那么其“正能量”也會抵消,因為任何假新聞的產生,最直接的后果是影響網絡的公信力,降低其社會形象。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味以“越界”作為賣點,其結果便是累加之后的惡性循環。
網絡要發揮道德監督和權力約束者,自身的行為也應當受到限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那樣,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行為若不受法律約束,不在法制的框架下運作,就很難有良性循環的精彩。重要的是,作為一種虛擬經濟平臺,網絡欺詐,消費陷阱等行為,因為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很難得到處理,也變相的助漲了這種風氣的蔓延。
網絡環境的好壞是一種軟實力的表現,因而應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事實上,對于規范網絡的行為并不缺乏相應的制度設計。比如網絡實名制、網絡交易監管信息化、網絡監管立法等等,然而這些都尚處于規劃階段,且沒有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使得網絡行為得不到規范,網絡亂象愈演愈烈。網絡法制化也是社會管理法治化的題中之義。因而,如何將網絡法制法付諸于實踐,在摸著石頭過河之后盡快上岸,是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必須用行動回應期盼,給外界一個明確而清晰的信息。(堂吉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