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光棍節”即將到來,很多單身青年愿意在聊天聚餐、消費購物等活動中釋放生活和情感的壓力,“光棍族”規模的增大趨勢也折射出當今社會觀念和結構的變化。
單身年輕人的狂歡夜
沈陽單身青年小杜在光棍節會很忙。他報名參加了由幾所高校合辦的“告別單身”主題游戲活動,“單身漢在這一天更覺得難熬。參加這樣的活動,能有機會遇到心儀的女孩,50元的活動費一點都不貴。”
近年來,“光棍節”在城市單身年輕人中日漸走紅,不少“落單”的年輕人會在5號左右就策劃好相關的活動,與其他同樣單身的同胞一起享受光棍節時光。
豆瓣網上以光棍節為主題的沈陽同城活動有近10個,有桌游聯誼、美食品鑒、夜店派對等多種形式。網友“倦眼書生”發起了“搶占111路公交車”的活動,呼吁各位單身同仁在11月11日上午11:00左右乘坐沈陽第111路公交車,表明自己的單身立場。豆瓣活動“脫光大Party——通緝令尋找落單的你”,也受到諸多年輕人的關注,100多人將相聚酒吧高呼“不要單身,要驕傲地戀愛”。
“我們之前已經辦過10期類似的活動,‘脫光’成功的概率還是蠻高的。參加這樣的活動應該享受過程,就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沈陽“來十七巷脫光吧”活動的組織者表示說。
全國各大高校中以光棍節為名頭的各式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南開大學推出了針對單身學子的“單身對對碰”,“光棍節舞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即將登場,東北大學也將于節日當天舉辦“假面Party”。南開大學光棍節活動負責人介紹,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啟動宣傳僅兩天,報名人數就已達到了預期的三分之二。
小杜感到,過“光棍節”已成為一種青年人的時尚。
邊緣感和失落感的宣泄閥
“光棍節”的來歷說法不一,被人廣為接受的是起源于1993年幾名南京大學學生想出了以即將到來的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來組織活動。從此,“光棍節”逐漸發展成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學里的一種校園趣味文化。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蔣恩銘是該校93屆的畢業生。他表示,自“光棍節”誕生起,學生們的熱忱是逐年高漲,“雖然折射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愿景,但也暗指了對于當前現實生活狀態的某種遺憾”。
《中國圖書評論》執行主編,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表示,“光棍節”是一種社會現象。與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不同,“光棍節”是由消費者創造的一個“偽節日”。一些年輕人選擇過“光棍節”,主要想給自己的人生標記一個節點,在描繪自己此段時間生活狀態的同時,也表述了自己之于社會的某種邊緣感和失落感。
26歲的侯艷彬現在天津一家國企工作,一直單身的他非常向往情侶生活。他認為兩個人比要一個人更容易獲得快樂,有了女朋友自己會更有生活和奮斗的目標,幸福感也會增加很多。
周志強教授認為,“光棍節”是消費時代由消費者創造的節日,由于各方面社會因素的疊加作用,單身青年覺得更需要一個情緒和情感宣泄的閥門。
凸顯社會現狀的晴雨表
“光棍節”的逐漸流行,反映了青年人婚戀心理的變化。據民政部門的統計,上海、江蘇等地區的平均結婚年齡已達到30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朱力教授認為,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當代年輕人婚姻成本越來越高,結不起婚的現象越發普遍,進而單身人數比例也隨之持續增加。另外,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很多人在戀愛、婚姻中的責任意識淡漠,頻繁更換伴侶、婚前性行為等現象也開始普遍流行。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單身年輕人并不認為結婚是一件著急的事情,對于戀愛中的分分合合也能以平常心看待。他們會抱著娛樂的心態來看待單身的事實,并以各種戲謔、自嘲的行為高調地歡度“光棍節”。
吉林大學人口經濟學博士劉帆戲稱自己為“資深光棍”。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他發現很多年輕人單身并非自身條件不足。轉型時期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遷移,但相應的保障制度卻沒有及時建立,使大量青年無法穩定下來,進而失去了相應的婚嫁條件。“光棍節”給單身青年提供了大量信息交互的好機會,所以日漸受到追捧。
此外,“光棍節”的日漸火熱也離不開互聯網的強力推動。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認為,社交網站、微博等社會化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光棍節提供了組織與傳播的平臺。單身青年有機會在網絡中聯合起來,彼此之間進行討論、相互吐槽,將互聯網和光棍節二者的娛樂化成分充分結合,使得“光棍節”概念迅速深入人心,并得以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