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昆明市區15公里的哈馬者村,群山環繞中有個農家院落。院內,幾尊龐大的大象雕塑幾乎占據了整個院子。這里,精致的牛頭或擺或掛、久未挪動的人物石雕半身像已經長出青苔。雕刻機、印染機等民間工藝制作設備及剩余材料、油漆桶等堆滿幾個操作間。
當地村民都知道,這個不起眼的院子,是昆明市盤龍區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為民間工藝家建立的創作培訓基地——“合虛民族文化傳習館”。
在現代化進程的沖擊下,許多民間傳統技藝正處在消亡的邊緣,面臨后繼無人的境地。 除少部分民族服飾、手工藝品等能得到經濟回報外,大部分工藝品經濟價值不大,很多年輕人放棄手藝外出務工。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重建刻不容緩。為此,云南一批民間藝人在昆明市盤龍區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合虛民族文化傳習館”。
一批民族民間手工藝大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此聚集,他們開班收徒,對社區居民、民間工藝愛好者、失地村民、下崗工人、中小學生進行培訓,迄今已培訓6000多人次,其中,殘障人士1000余人次。
“民間傳統工藝后繼無人,許多非遺傳承人艱難度日,一些掌握絕活的民間藝人年事已高卻后繼乏人,甚至‘人死藝亡’,很多民間藝術就此失傳。”云南少數民族刺繡傳承代表人、苗族刺繡民間手工藝大師廖力耕說。此前,他到民族地區采風,發現刺繡作品很漂亮,經打聽才知道這都是上輩人的手藝,當地年輕人幾乎不會刺繡,許多傳統針法失傳。為“搶救”民族刺繡針法,廖力耕走村串寨學習針法技能、圖案特征、色彩運用、文化內涵等,掌握了30余種針法,學會之后還到易門、石林等縣的村寨教婦女刺繡。
昆明市盤龍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天堯說,盤龍區多年前開始尋訪民間藝人,挖掘傳統工藝,組織活動、創造條件讓民間藝人展示才藝。盤龍區提供場地和經費支持,鼓勵傳習館等舉辦培訓班,組織活動讓民間工藝跟時代結合,還特別收錄各種散落工。
“傳習館不只教學,還結合技藝傳承和開發利用,形成了品牌并得到市場認可。只會手工藝永遠是匠人而非民間工藝大師。”合虛民族文化傳習館負責人說,傳習館以政府引導扶持、公司運作、藝術家操作、農戶制作的“公司+藝術家+農戶”模式,既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培養傳承人。為了能“自我造血”,傳習館在附近村寨建立了兩個工藝美術生產基地。土陶、滇派風箏、烙畫、木刻、木雕等工作室承擔著研發、生產的任務。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習館,盤龍區在昆明繁華的錢王街還有一處“前沿陣地”,很多非遺傳承人都“榜上有名”。他們在此設置了20多個項目,中小學生可以前往學習。此外,在充滿濃郁老昆明味道的園博花鳥市場,盤龍區為藝人聯系提供了免費展位,為每位藝人“起名字”,做招牌,通過宣傳擴大市場。以前,園博花鳥市場門庭冷落、客流稀少,民間工藝活動進駐后,客流量增加了60%以上。
“傳習館為傳統藝術品和市場的結合找到了一個契合點。”馬天堯說,民俗文化是經濟發展中的促進元素,但傳承和保護民間文化不是擺個攤位就能形成,只有得到市場接受和認可,解決藝人的經濟收入問題,才能更好地傳承地域文化、保護一方特色民間工藝。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通訊員 吳林)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