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西雙版納州與老撾正式啟動邊境生態保護長廊和國際生物廊道建設。這是西雙版納州在中老邊境生物多樣性綠色長廊建設和邊境生態安全跨境聯合保護方面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徑。
中老邊境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中老雙邊保護管理部門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采取分段連線方式,努力構建起長約220公里、平均寬約9公里、面積約19萬公頃(其中核心保護面積為11萬公頃,雙方各占一半)的中老邊境綠色生態長廊和國際生物廊道建設,建立牢固的中老邊境綠色生態安全屏障。
西雙版納州與老撾邊境生態保護合作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在勐臘縣轄區與老撾北部3省的6個縣開展森林防火合作,建立了中老邊境森林防火聯防聯控長效機制。2006年以來,在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CI保護國際等組織的支持下,在邊境一線開展亞洲象保護、監測與研究,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雙方在中國西雙版納尚勇保護區和老撾南塔南木哈保護區建立5.4萬公頃的中老聯合保護區域,搭建中老邊境聯合保護新平臺,在資源保護、聯合巡護、人象沖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中國西雙版納磨憨———老撾南塔省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生態保護區域規劃”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將步入實質性合作階段。
今年10月中旬,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派出專門工作組到老撾,與豐沙里省農林廳就邊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及具體合作事項進行了多次會晤與商討,并達成共識。10月27日,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豐沙里省農林廳在景洪簽訂了中老邊境聯合保護區域框架協議,共建面積約5.5萬公頃(中方2萬公頃,老方3.5萬公頃)的“中國西雙版納與老撾豐沙里邊境聯合保護區域”。此聯合保護區域協議的簽訂,標志著中老邊境第二個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域建立。它對中老邊境生物多樣性綠色長廊建設和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通訊員 張國英 王斌 記者 李映青)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