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中共十八大的解放軍和地方代表表示,堅決擁護中共提出的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戰略。
“軍人生來為戰勝,軍人生來為和平。”十八大代表、南海艦隊政委王登平海軍中將說,作為軍人任何時候都要為履行職責練好兵,提高應對各種挑戰和任務的能力。
這位解放軍海軍中將曾作為艦隊副總指揮,于2002年率領“青島”號導彈驅逐艦和“太倉”號補給艦完成了中國海軍首次環球航行。
正是在這十年間,中國國防和軍隊力量發生了質的變化。一批具備初步遠海作戰能力的戰艦和第三代戰斗機相繼服役,引發海外高度關注,一些人質疑中國和平發展的真實意圖。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說,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
王登平說,中共十八大吸引了世界范圍的關注,這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國家和這個民族在世界上的分量,也證明了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
十八大代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胡問鳴說,和平是力量平衡的結果,中國和平發展不是靠等來的,更不是靠外界施舍來的,必須靠實力來保證和支撐。
中國在近代史上,因為國力衰敗而屢遭外來侵略。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的失敗等民族恥辱給人們普遍形成的一個教訓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王登平說,歷史一再證明,為了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建設一個海洋強國,必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
胡問鳴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生的局部戰爭告訴我們,力量均衡才能維持和平,不均衡發展到一定階段,落后的一方必然挨打。”
胡錦濤在報告中強調,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
胡問鳴代表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他說,中國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的根本目的是“防止挨打”,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能夠為和平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證。
他說,進入新世紀的十多年以來,中國海軍的主戰艦艇裝備實現了從近岸到近海的轉變。中國與強國海軍縮小了差距,可以形象地描述為實現了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的跨越。
十八大報告說,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將一如既往同各國加強軍事合作、增進軍事互信。
胡問鳴回憶,十年前中國進行國際軍事合作遇到的阻力較小,因為當時國外先進的裝備中國還“望塵莫及”;而現在中國要與軍事強國尋求軍事合作則常常受阻。
當前,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以及歐盟的許多傳統軍事強國仍然對中國實施軍事禁運和高技術封鎖。美國國防部5月發布年度中國軍力報告,結合中國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繼續渲染中國威脅,甚至連在美國合法經營的企業華為、中興也不放過。
“以前我們很弱小,別人對你不設防,什么都可以給你看給你學;現在中國逐漸強大了,強國覺得你可能要趕上他甚至在一些領域超越它了,所以就喊你威脅他了。”胡問鳴說。
他認為,中國的一些戰略武器,比如彈道導彈、航空母艦、核潛艇,是威懾但不是威脅。“威懾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別人打我,是為了保衛和平。”